转自:沈阳日报
霜降过后,气温下降,血管遇冷收缩、血流变慢,血压易波动,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近日,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团队接连开展两场“生死急救”,成功从死神手中抢回两位患者生命。这两例病例背后暗藏健康警示,市四院专家结合临床救治经验,针对性拆解出秋冬防心脑血管疾病“关键三招”,为市民健康筑牢防线。
54岁男子心脏“三支血管”告急
“大夫!有人倒地上了!”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一阵骚动——54岁的尚先生在候诊时毫无预兆地晕厥,意识全无。
“启动RRT急救小组!胸外按压!”在场医护人员训练有素,10秒内完成急救响应。患者生命体征稍稳后,被火速送进急诊科,可险情未消:室速、室颤接连袭来,心率暴跌……急诊团队果断电除颤,终于暂时把尚先生从生命濒危的状态中拉了回来。
心内二科团队接手后,立即完善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前降支近段95%狭窄、远段70%狭窄,右冠脉中段100%闭塞,病情危急,需紧急行冠脉介入治疗开通闭塞血管。心内二科团队面对复杂病变,凭借丰富经验与精湛技术,精准定位闭塞血管,成功植入两枚支架。术后患者血流恢复通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目前已顺利康复。
77岁老人早市买菜心脏突然骤停
77岁的黄先生在早市买菜时突发剧烈胸痛,随后意识模糊、摔倒在地。家人紧急送医,却在转运途中5次晕厥,心率一度跌至20次/分,随时可能心脏骤停。
“必须立即开通血管,同时保障心率稳定!”心内二科团队接诊患者后,迅速制定救治方案。考虑到患者心率极低,介入治疗过程中存在极高风险,团队决定在临时起搏器保驾下,为患者实施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各科室紧密协作,导管室迅速准备,心内二科介入团队为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为三支血管病变,其中右冠脉近端完全闭塞,情况极为复杂。团队精准操作,成功为患者在右冠脉植入一枚支架,闭塞血管顺利开通。术后,黄先生的心率回到60次/分,目前已能正常活动。
专家划重点
专家提示,秋冬交替,心血管病进入高发期——血管遇冷收缩、血压波动、血液黏稠度升高,心梗、脑梗风险激增,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健康:
给血管“保暖”,避开低温风险时段。头颈、手脚是血管“脆弱区”,外出戴帽子、围巾,穿厚袜子;晨练避开6时—9时低温时段,改室内打太极、八段锦。
管好“三高”与饮食,从源头降低风险。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天测2次血压/血糖,按时服药;少吃高盐、高脂食物,多吃深色蔬菜(如菠菜、木耳)和深海鱼,睡前喝杯温水防血液黏稠。
警惕“身体警报”,出现症状及时拨打120。若出现胸痛(像石头压胸口)、头晕站不稳、手脚突然发麻,别硬扛。10分钟内打120——黄金救治时间每延误1分钟,心肌坏死多10%。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