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深夜看着孩子写作业的背影,我脑子里就一个念头:这么熬,到底图个啥? 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年,要是再读个研……一个孩子,从懵懵懂懂到真正踏入社会,小二十年就没了。 我们把最宝贵的青春,最富创造力的年纪,全都“圈养”在了教室里。 以为是在打基础,是在储备知识。 可结果呢? 很多孩子读到博士,连灯泡都不会换,见了陌生人话都说不利索。知识学了一肚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几乎为零。 咱们这一代人,是从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上挤过来的。 本以为能给下一代创造个稍微松快点的环境。 没想到,他们比我们当年还累。 说白了,现在的教育模式,很多时候不是在培养人才,是在筛选考试机器。 一层一层地筛,把那些最有灵气、最有棱角、最有趣的孩子,都磨平了。 真该改改了。 真希望学制能短一点,把那些为了考试而存在的、重复又没用的东西删掉。 让孩子早点接触社会,早点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早点去尝试、去犯错。 一个国家最有活力的,不就应该是年轻人吗? 别把他们最好的时光都耗在题海里。 早点放他们出来吧,去感受真实的世界,去创造,去爱。 那股子劲儿,比任何一张满分卷子都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