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蔬菜产业面临的“时代之困”如何破局?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孔嘉敏

通讯员刘维佳

本报讯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蔬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年总产值超过2万亿元,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蔬菜生产“用工多”“用工难”“用工贵”问题日益严重。

如何破局?近日,第五届全国蔬菜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现场观摩与交流研讨会在平湖召开,为行业把脉问诊、指引方向。

当天上午,在平湖市长三角现代设施园艺产业研究院示范园区,来自全国20多家企业的30多台(套)优秀机械装备,重点进行了撒施肥、旋耕地、起垄覆膜、播种等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无人化和智能化装备的演示与展示。

随后,一行人来到由浙江后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数字运维的AIoT智慧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内,观摩人员看到了未来农业的图景:5000平方米的空间里,不见传统农人忙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沿轨道精准滑行的机械臂与自动苗床。“绿叶菜平铺于种植板上,板下流动的营养液精准输送养分。这些绿叶菜不见泥土,却长势喜人,值得推广!”专家学者们交流着,并纷纷举起手机记录。

下午的技术交流环节将会议推向高潮,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的火花频频碰撞。

“目前,我国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分别超过97%、90%和85%,但蔬菜生产的综合机械化率仅为42%左右,且耕、种、管、收各环节机械化率参差不齐。”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长张圣平研究员在分享中抛出一组数据,引发了了现场嘉宾的思考与探讨。除此之外,中国工程院罗锡文院士、陈剑平院士、李天来院士、喻景权院士及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刘小伟副站长分别作了主旨报告。

作为农业强市,平湖拥有近30万亩优质耕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长三角地区知名的“菜篮子”“果盘子”,成功创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先后两次获得省乡村振兴领域最高荣誉“神农鼎”。

“本次研讨会加速了平湖农机农艺融合的示范与推广,为平湖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向新而行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我们对接顶尖科研力量搭建了桥梁。”平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吴平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活动采用中国农技推广直播间、视频直播号、抖音号等多个视频平台同步线上直播,线上参与人数累计300万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