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擦亮新型工业化发展底色。近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省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名单,温州湾新区成功入选。
近年来,温州湾新区立足于全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长三角先进制造集聚高地的战略定位,通过出台《温州湾新区碳排放管理制度》《温州湾新区绿色园区建设标准》等文件,系统构建“目标引领—过程管控—激励创新”三位一体的绿色低碳发展框架,累计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9家、省级16家。1月-9月,158家绿色工厂实现产值628.9亿元,同比增长9.7%,占规上工业总产值57.4%。
站在东海之滨向远处眺望,泰瀚渔光互补、乐泰农光互补等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整齐排列。穿梭园区的企业之间,两旁厂房安装光伏板和储能设施的比比皆是,大大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增强本地能源系统韧性。今年来,温州湾新区光伏发电量达到8.35亿千瓦时,占全区用电量18.0%。
该区根据亩均效益、人均效益、用能效益等核心指标,建立“节能降碳-清洁生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零碳工厂”培育梯队,为不同类型企业精准设计绿色转型路径。如根据百威(温州)公司前期绿色转型实践,率先将其纳入区级零碳工厂培育名单,职能部门、行业专家、能源企业上门诊断并定制系统减碳方案,助力其成功入选省零碳(近零碳)工厂培育名单,打造中国首家以“绿色、智能、人才”为主题的新型啤酒工厂。乔顿服饰投入3000万元打造智能生产线,布料利用率提升20%,能源单耗降低15%,实现区内服装企业省级绿色工厂“零”突破,也为同类服装企业提供借鉴。1月-9月,全区累计实施节能降碳技改项目39个,涉及改造资金3.8亿元,节能量达5010吨标煤。
该区还通过数字化管理、专题培训、专项培育等途径,依托区内“e企管”、低碳循环化改造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等数字化平台,实现对园区企业的精准服务和能源利用的统筹管理,全区高耗能企业全部纳入管控,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在智慧环保平台实现100%监测。并率先常态化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回头看,及时下发督办单并限时整改,同时联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首创铸造废气异位深度净化技术,升级蓄热式烧结炉等基础设施,节能减污成效显著。目前,累计投入改造金额达9000万元,废气排放减量超50%,非甲烷总烃浓度降低96.7%。
目前,温州湾新区正积极融入全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相继签约瑞浦能源、麦田能源、伟明盛青等超百亿新能源项目,形成贯通原料供给、生产研发、配件协同的完整产业链条,成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绿色低碳标杆产业集群。1月-9月,战新产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71.57亿元,同比增长14.7%,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33.1%。
温州湾新区入选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
记者黄剑通讯员季筱舒季伟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