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日本宣布了:   10月31日,日本综合商社双日公司宣布,已开始从澳大利亚进口镝

日本宣布了:   10月31日,日本综合商社双日公司宣布,已开始从澳大利亚进口镝和铽!这些原料会先送马来西亚加工,再转运日本,这可是日本首次从中国以外的渠道,拿到这类关键重稀土。   具体怎么回事?就是日本最近做了一件它过去几十年都没能做到的事:第一次不从中国手里买一种叫做“重稀土”的重要工业原料,而是改从澳大利亚进口。   这两种原料看着不起眼,作用却大得惊人。镝和铽是造出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的核心成分。这种磁体广泛用在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里,风力发电机、工业机器人也离不开它,甚至军工产品的关键部件都得靠它支撑。日本的高端制造业全靠这东西撑着,缺了它工厂都得停摆。   以前这原料全得从中国买,中国在全球重稀土市场占着绝对主导地位,产量占比接近100%,连全球90%以上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也集中在中国。日本不是没想法换渠道,只是一直没成,毕竟技术和产能壁垒摆在那。   这次能从澳大利亚拿货,早有铺垫。2023年的时候,双日公司就联合日本金属与能源安全机构,给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投了2亿澳元。双方签了协议,莱纳斯得把西澳大利亚州韦尔德山矿山65%的镝和铽产量供应给日本。这批货就是从这个矿山开采出来的。   原料开采出来后,不能直接运日本。莱纳斯公司会先把矿石运到马来西亚的工厂。马来西亚的工厂负责分离提炼,把原矿变成可用的稀土材料。紧接着,这些加工好的材料才会转运到日本。整个流程绕了三个国家,比直接从中国进口复杂多了。   日本急着换渠道,跟今年中国的出口限制有关。2025年4月,中国对镝、铽等重稀土实施出口限制。这一下就戳中了日本的软肋,铃木、福特等多家日本工厂因为缺原料被迫停产,让日本彻底意识到单一供应来源的风险。   可新渠道也不是没麻烦。成本先涨了一大截。马来西亚的电费是中国的2.3倍,水价更是高出10倍。再加上跨洲运输的费用,从这条渠道进口的稀土,成本比从中国买高出40万美元。这些额外成本最后还得日本制造业企业扛着,产品竞争力肯定受影响。   质量上也有差距。莱纳斯公司加工的重稀土纯度只能到99.5%。但日本高端制造业的要求高,通常得要99.99%的纯度。这0.49%的差距,可能让部分高端产品性能打折扣。   光靠澳大利亚这一个渠道,日本还不踏实。10月28日,日美首脑会谈刚达成协议,要建稀土稳定采购框架。日本金属与能源安全机构还计划和岩谷集团一起,投资1亿欧元参与法国凯瑞玛集团的稀土加工项目。同时,日本还打算援助企业去哈萨克斯坦、越南开发稀土矿。   技术替代也是日本的重要方向。日本经济产业省在推进稀土替代材料开发,目标一年内让铈替代材料能用起来。   京都大学的研究团队已经研发出不依赖稀土的碳磁体,用石墨烯纳米带在高温真空环境中制成,能用于电动汽车、智能手机。   不过这碳磁体目前磁力较弱,还容易和氧气、水分发生反应,得接着完善技术。日本政府还给补贴,鼓励企业开发减少稀土使用量的技术。   即便动作不断,日本短期内还是没法完全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现在建好的替代供应链,也就够满足日本30%的需求,剩下70%还得靠中国。中国的优势不只是原料多,相关技术专利占比达70%,形成了很难突破的技术壁垒。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40年全球稀土需求会是2020年的3.4倍。随着脱碳推进,电动汽车和风力发电机越来越多,稀土需求还会涨,供应竞争肯定更激烈。日本这次换渠道,本质上是在供应链安全和成本之间找平衡。只是高额投资、运营成本和技术瓶颈摆在那,这条突围路并不好走。   来源:财联社 【日本首次从澳大利亚进口重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