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南水北调“润”稻田 卫辉“财神米”飘香出圈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张波通讯员李娟于源姚晨阳

金秋时节,卫辉市顿坊店乡的水稻喜获丰收。借助南水北调生态补水,不仅让延续五百年的水稻种植传统回归,更成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的“金色引擎”。

据了解,顿坊店乡在明清时期就是远近闻名的水稻产区,“前稻香”“后稻香”等村名,是当年稻香满田的印记。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地下水位下降,灌溉水源断档,水稻种植慢慢萎缩,最后彻底停了下来。

近年来,顿坊店乡协调南水北调进行生态补水,实施地下水压采工程,地下水位明显回升,同时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协调水利部门,保障灌溉用水,让想种水稻的农户能种上、种得好。

“今年每亩产量1000多斤,市场价格是每斤6块钱左右,一亩地收入6000多块钱。”水稻种植户王前广笑着说。

如今,顿坊店乡的水稻种植面积增长到了200多亩,当地瞄准“五百年种稻历史”这一优势,打造“财神米”品牌,对接商超、电商平台,让“家乡米”走进千家万户。

顿坊店乡宣传委员王亚改表示,靠着“老祖宗传下的种稻底子”创品牌,进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现在在很多商超都有售卖卫辉大米,附加值比散卖高了不少,村民种稻的劲头也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