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快讯!快讯!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张荣恭突然宣布了。 在接受谢寒冰专访时,他把话说

快讯!快讯!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张荣恭突然宣布了。 在接受谢寒冰专访时,他把话说得很直:“‘中国人’的概念就是民族认同”,“‘中国人’的表述就是炎黄子孙”。 这番直白表态瞬间点燃岛内舆论,把国民党内部讳莫如深的“统独之争”摊在阳光下。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连战“破冰之旅”,张荣恭的言论像一把手术刀,剖开了台湾政治生态的深层病灶。 张荣恭的犀利发言并非临时起意。10月22日台湾光复80周年研讨会上,他当众痛批民进党淡化“光复节”的行径:“日本投降书白纸黑字写着台湾归还中国,现在有人连这段历史都要改写?” 这让人想起1945年10月25日,陈仪将军在台北公会堂接受日军投降时,现场台湾民众高呼“回到祖国怀抱”的场景。 但现实正在背离历史。2025年光复节当天,台北街头看不到任何官方纪念活动,反倒是民进党议员在议会提案将“光复节”改称“终战纪念日”。 这种篡改历史的操作,与当年日本殖民者推行“皇民化教育”何其相似——都是用文化切割瓦解民族认同。张荣恭反问:“连祖先都不敢认,还谈什么民主自由?” 张荣恭的矛头不仅指向民进党,更直指国民党内的“骑墙派”。他举例某位副主席在台南参访时,面对台商质问“是否支持统一”,竟回答“政治人物应超越统独”。 这种暧昧态度折射出国民党深层的生存焦虑:2024年选举惨败后,党内仍有37%的议员靠“维持现状”话术骗取选票。 但数据不会说谎。2025年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达1830亿美元,占其GDP的12%。台塑集团在福建的石化项目年利润超200亿新台币,长荣海运的航线70%依赖大陆港口。 张荣恭痛心疾首:“一边吃着大陆的饭,一边砸着大陆的锅,这和1949年带着黄金逃到台湾的人有什么区别?” 民进党当局的“去中国化”已到疯狂程度。2025年岛内教科书将“中国史”压缩至10%,取而代之的是“南岛语族起源说”。 但台南考古队最新发现证明,当地3000年前的陶器纹饰与福建昙石山文化高度相似。这种刻意割裂历史的行径,反而暴露了文化自卑。 经济领域的“去中化”同样适得其反。台当局强制要求半导体企业标注“台湾制造”,结果2025年台积电在美芯片法案补贴评选中落选。 反倒是厦门台商协会推出的“海峡制造”认证,让200家台企获得大陆政府采购资格。张荣恭一针见血:“用政治绑架经济,就像用吸管喝珍珠奶茶,最后只会呛到自己。”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面对的是荷兰殖民者的炮舰和原住民的反抗。他采取“以商养兵”策略,在热兰遮城建立贸易据点,同时通过联姻巩固部落联盟。这种“经济融合+文化渗透”的模式,让郑氏政权站稳脚跟38年。 反观国民党在台南的溃败,恰似当年郑经后人沉迷享乐、忽视民生。2025年台南市长黄伟哲的施政满意度仅29%,但民进党在民生议题上同样乏善可陈。 这种“双输”局面,暴露出台湾政坛的集体堕落——当政治人物忙着争权夺利,普通百姓的菜篮子、水电费、子女教育早已被抛诸脑后。 张荣恭的“破局三问”。身份认同之问:若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为何每年有50万台胞回福建祭祖?历史真相之问:若“光复节”是虚构,为何日本投降书原件存放在台北故宫?经济利益之问:若“抗中保台”有效,为何台湾农产品滞销损失超200亿新台币? 这三个问题,像三记重拳打在民进党的要害上。就像2021年大陆暂停台湾菠萝输入,表面是检疫问题,实则是民意反制的缩影——当台湾农民发现失去大陆市场就颗粒无收时,“天然独”的神话自然破灭。 从《马关条约》到“九二共识”,从“抗中保台”到“务实交流”,台湾政治史反复证明:任何政党若背离民族大义,终将被历史淘汰。 当张荣恭用颤抖的手写下“台湾人就是中国人”时,他道出了一个被刻意遗忘的真相——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这是任何政治操弄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就像郑成功当年收复台湾不是为了“建国”,而是为了守护中华文化;今天我们追求统一,同样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让两岸同胞共享太平。毕竟,没有哪个民族能靠“文字游戏”赢得未来,尤其是在这个百年变局的时代。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评论列表

醒悟人生
醒悟人生 3
2025-11-03 20:43
认中华民族,不认一个中国,张是国民党的台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