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南通民警吴兰平:守护群众,“老片儿警”亮出“新招数”

叠石桥警务工作站,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海门分局三星派出所第五警务区,在这片区域内,家纺大小作坊、企业星罗棋布,外地流动人口近3万,平日里各种案件、纠纷更是层出不穷——在这个地方干社区并非易事,要想干得好,那自然是难上加难。

27日一早,“观旗团”成员来到叠石桥警务站,见到了社区民警吴兰平,这位年过五十的老片警,在领导同事和群众当中有口皆碑,让人不禁想一探究竟,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责任心。”面对笔者抛出的问题,吴警官不假思索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的一双眼睛明亮有神,和19年前刚入行一般。“干我们这行,最不能缺的就是一份责任感。”刚聊不久,吴兰平给我们讲起一个故事,那是关于雨夜里的一通电话。

电话那头,报警人低落地讲出“我不想活了”,让吴兰平心头一惊,他把听筒紧紧贴在耳边,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几经询问,对方只是重复着同样的话,不愿透露其他信息。

“会不会是假警?”身边的同事好意提醒。“应该不会。”听到对方精准说出喝了多少酒,吞下了什么药品,吴兰平断定细节骗不了人。

之后的两小时,他小心翼翼地拉拽着对方的求生欲,直至指挥中心最终定位到男子的准确位置,将倒在河边的男子紧急医救治。

彼时吴兰平的手指已经僵硬得无法动弹,心中庆幸:是那份无比坚定的责任感挽救了这条宝贵的生命。

在吴兰平看来,社区民警的使命职责很纯粹——守护好辖区每一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把这个做到位,辖区绝对安稳不少。”那怎样才能做到位?

“大家赚点辛苦钱不容易,被骗我都感觉很痛心。”眼看着诈骗套路越来越多,吴兰平深谙“反诈心理学”的要义,要劝住受害人不被骗,得知道他们为什么被骗。

吴兰平召开村民大会宣传反诈知识

他从无数案例中,总结出最易让人坠入陷阱的四种心理——“贪图小利的侥幸之心,畏惧权威的恐慌之心,麻痹大意的松懈之心,情急救人的慌乱之心”。

围绕这四类心理,今年以来他召开了十六场村民大会,把骗局套路拆解成真实故事,说服受骗者现身说法讲述亲身经历,这些脱离照本宣科的新思路,比任何口号都更具穿透力,效果也更加显著。

尽管足够真诚,但吴兰平不是没有受过委屈。召良村的小刘沉迷网络游戏,吴兰平在提醒对方防范诈骗风险时,小年轻尖锐刺耳的反驳让这位“老社区”红了眼眶。事后想通了的小伙子专门跑到派出所道歉,他笑了:“我宁愿被骂,也不愿看到你被骗。”

吴兰平排查社区隐患

吴兰平不愿看到的,还有隐藏在暗处的安全隐患。

辖区内有部分商户为图便利,将住所和生产经营、仓储空间融合,此类违章建筑埋下了极强的消防隐患。更难办的是,个别商户固执己见,将“改建”的建议当成耳旁风。

为了啃下这块“犟骨头”,吴兰平想了几个法子:挨家挨户上门宣传,陪同商户观看全国性重大消防事故纪录片;和房东签订责任状,确保权责到人;主动对接消防部门配合处罚,提高违章搭建成本。

那段时间,每晚睡前吴兰平总在心里盘算:“明天走访哪几家违章搭建的企业?”第二天一早,他攥着消防安全责任状,逐门逐户找这些企业主“算账”:“钱重要还是命重要?”话俗理不俗。

慢慢地,吴兰平的较真“感化”了商户,从自发整改到互相规劝,曾经的治安洼地,如今成了辖区住户的“平安福地”。

吴兰平关注呵护外地商户子女的日常生活

每逢寒暑假,吴兰平放心不下的还有外地商户的子女们,他创新“家警联动”,让父母成为“情报员”,协助自己关注呵护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生怕他们因管教不当误入歧途。终日忙于生意的父母们纷纷感慨:“吴警官比我们还上心!”

吴兰平调解群众矛盾

吴兰平告诉笔者,从警以来,自己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跑步出警,这个在部队里养成的惯性,带到公安工作中依然有效且必要,“早到一分钟,就可能避免一起悲剧。”

尤其在处理打架斗殴警情时,临近事发地点,吴兰平都会早早把警笛拉响,“早一秒震慑,就可能少一分伤害。”

交谈期间,吴兰平的手机断断续续传来简讯,都是辖区居民发来的——“老吴,我爱人最近好像在刷单兼职……”“警官好,我被欠薪三个月了,请您帮帮忙!”吴兰平一一在笔记本记下,接下来的几天,他又要“浸”在社区里。

这些年,吴兰平似乎习惯了老百姓直接找到自己处理大小事。他深知,这份信任,是他怀着一份责任心,一天天跑出来、一家家聊出来的。大家笑称“老吴总在跑”,他却把这当成最高褒奖。

真正的平安,不是没有阴影,而是当黑暗降临时,有人会点亮那盏灯。

在这个外来人口占多数的复杂辖区,吴兰平把自己活成了一座流动的警务站,一个温暖常存的平安港湾。

文/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