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中国GDP超过10000亿美元时,美国开始警惕中国崛起,中国这样安慰小布什总统:“中国GDP总额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美国一年GDP增量4000多亿,中国不到800亿,美国不必担心中国。” 2000年的美国,那经济实力真是没得说,GDP总量达到10.25万亿美元,是全世界第一个家底超过10万亿美元的国家,占了全球GDP总量的30.5%,相当于全世界每三块钱的财富里,就有一块是美国的。 而中国这年刚突破1万亿美元,具体是1.21万亿美元,算下来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俩国家的家底差了足足8万多亿美元。 这8万多亿美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当时排在世界第二的日本GDP也才4.89万亿美元,中国的经济规模连日本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更别说跟美国比了。 要是把这差距的钱换成老百姓能懂的实在东西,当时一套普通的房子也就几十万块,这8万多亿美元能盖的房子数都数不过来,光从家底厚度看,中国跟美国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再说说一年能攒下的钱,也就是GDP增量,差距就更明显了。美国那一年光新增的财富就有4000多亿美元,这相当于中国好几年的增量加起来都赶不上。 中国当时一年的GDP增量还不到800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一年多赚的钱,比中国五年辛辛苦苦攒下的还多。 当时有人粗略算过,就算中国之后每年都能保持这个增量不变,要赶上美国2000年的家底,都得几十年时间,更别说美国自己还在不断赚钱,家底只会越来越厚。 从全世界的排名也能看出来,中国当时根本算不上美国的对手。2000年全世界GDP超过1万亿美元的国家有7个,中国排第六,前面除了美国、日本,还有德国、英国、法国这些老牌工业强国。 美国要是真要警惕,也该先看看排在前面的几个国家,中国只是刚挤入“万亿俱乐部”的新人,在国际经济圈里话语权还很弱,很多规则都是美国和欧洲国家说了算,中国只能跟着走,根本没有挑战美国的资本。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GDP就算过了万亿,里面的“成色”和美国也不一样。当时中国的经济主要靠农业和简单的工业撑着,第一产业也就是种地、养殖还占了15%左右,很多老百姓还在农村靠天吃饭;第二产业大多是做衣服、鞋子、玩具这些轻工业,还有盖房子、修公路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高科技产业几乎是空白。 那时候咱们用的手机、电脑,大多是组装的,核心的芯片、操作系统都得从美国、日本进口,人家卡着脖子咱们就没法生产。 而美国的经济早就靠高科技和金融撑着了,当时美国的科研投入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微软、英特尔这些公司掌握着全世界的电脑核心技术,华尔街的金融机构一句话就能影响全球的钱袋子。 更别说军事上的差距了,美国当时的军费比后面13个国家的总和还多,一年几千亿美元的军费,比中国整个GDP的一半还多,中国当时连一艘像样的航母都没有,军事上根本没法和美国比。 要是把GDP分到每个人头上,差距就更悬殊了。2000年中国的人均GDP才951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不到7000块,平均到每个月才几百块钱,很多地方的老百姓还在为孩子的学费、家里的医药费发愁。 而美国的人均GDP当时已经超过3万美元,是中国的30多倍,美国人的收入、生活水平比中国高太多了。 这就说明中国的GDP虽然总量过了万亿,但架不住人多,分到每个人身上就没多少了,国家当时最要紧的是解决老百姓的吃饭、就业问题,根本没精力也没能力去挑战美国。 当时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能说明问题,2000年两国贸易额才520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中国主要给美国送衣服、鞋子、玩具这些日常用品,美国则给中国出口飞机、芯片这些高科技产品。 中国赚的都是辛苦钱,一件衣服可能就赚几毛钱加工费,美国赚的是技术钱,一个芯片就能卖几百上千块。 而且当时很多中国的工厂还是美国企业来投资建的,专门给美国生产商品,等于中国是在帮美国打工,这种互补关系怎么可能威胁到美国呢?美国企业在华还能赚不少钱,其实是双赢的事儿,根本没必要担心中国。 所以当时中国跟小布什总统说的那些话,全是大实话,没有一点虚的。中国当时的家底薄,赚钱慢,经济结构也落后,人均生活水平低,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和美国不在一个层次上,别说威胁美国了,能跟上世界发展的脚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美国之所以会警惕,可能是没看清中国的实际情况,把刚起步的中国当成了潜在对手,但事实上,当时的中国确实只是个刚解决温饱、正要努力发展的国家,根本没有挑战美国的实力,美国真的不必担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