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些人看中国建核电站,张嘴就说“这不就是为了发电嘛,解决缺电问题”,这话只说对了皮毛,往深了挖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说白了,咱们卯着劲建核电,就是盯着美国的“命根子”——石油霸权来的,美国能在全球横晃这么多年,靠的可不是什么所谓的“民主灯塔”,核心底气就是石油跟美元绑在一块儿,全球买石油都得用美元结算。 这就让美国有了随便卡别人脖子的资本,谁不听话要么断油要么搞制裁,霸道得没边儿。可中国现在建核电站的架势,就是要一点点拆了这霸权的根基,让美国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先得把美国这石油霸权的门道说清楚。自从上世纪70年代美元跟黄金脱钩,美国就把美元锚定在石油上,跟沙特这些产油国约定,卖石油必须用美元结算。 这么一来,各国要想过日子,就得先换美元,美国印点绿纸就能换别人的真金白银,还能通过加息降息操控美元汇率,收割全球财富。 更狠的是,美国还动不动拿石油当武器,伊朗当年被制裁,石油出口从每天400万桶跌到不足50万桶,经济差点崩了,委内瑞拉不服管,美国直接冻结其海外资产,石油收入锐减90%。这就是石油霸权的厉害,可中国早就看透了这套路,建核电就是破局的关键一步。 有人可能问,核电跟石油霸权能扯上啥关系?太能了!咱们国家石油对外依存度常年超过70%,2024年一年就进口了5亿多吨原油,大部分都得用美元结算,等于每年给美国交不少“铸币税”。 但核电不一样,烧的是铀燃料,一次加料能稳定发电一两年,而且咱们的核电技术早就不是当年被人卡脖子的水平了。 国家能源局4月23号刚说了,2025年底中国在运核电装机要达到6500万千瓦左右,而中国核电网1月的数据显示,光中国核能电力股份公司一家,2025年的核电计划发电量就有1954亿千瓦时。 这是什么概念?1亿千瓦时电差不多能替代8000吨标准煤,1954亿千瓦时就是1.56亿吨标准煤,换算成原油得1.1亿吨,相当于咱们2024年从俄罗斯进口原油总量的1.2倍。 核电发的电多了,工业、民生用的石油就能省下来,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自然就降了,给美元石油体系交的“保护费”也就少了,这不是挖美国墙角是什么?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核电建设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规模化、体系化地推进,这背后是要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而且咱们的核电技术早就能往外输出了,从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到现在的华龙一号,设备国产化率超88%,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近100亿度,能满足100万人口城市的用电需求。 10月中旬媒体报道,阿根廷、沙特都在跟中国谈核电合作,要是这些国家用上中国核电,对石油的需求就会下降,美元结算的石油贸易自然就少了,这等于在美元石油霸权的盘子上直接划走一块。美国能不急吗? 再看近期的动作,4月份国家刚核准了浙江三门三期、广西防城港三期等5个项目共10台核电机组,投资超2000亿元,10月太平岭核电3、4号机组又通过了环评,这些项目一投产,每年能再替代几千万吨原油。 同时咱们跟产油国的能源贸易也在去美元化,今年前9个月,中国跟沙特的石油贸易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已经升到了18%,跟阿联酋更是超过了20%。 这两步棋一结合,一边通过核电减少石油需求,一边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等于给美元石油霸权来了个“左右开弓”。 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10月底接受采访时都承认,“全球能源结算的美元主导地位正在受到挑战”,这话里的焦虑劲儿隔着太平洋都能感觉到。 可能有人觉得,美国不会坐视不管吧?它确实管了,但没管用,之前美国想阻止阿根廷买中国的华龙一号,结果阿根廷直接怼回去“核电技术中国最靠谱”,因为咱们的技术不仅安全,建设周期还比法国、美国的短两年,成本低三成。 美国自己的核电产业早就不行了,现在在运的大多是几十年前的老机组,新建机组成本超支、工期延误是常事,根本没法跟中国竞争。 更讽刺的是,美国的页岩油革命看着热闹,可成本高得吓人,每桶开采成本得50美元以上,一旦全球石油需求下降,油价跌到50美元以下,美国页岩油企业就得亏损,这也是为啥美国死死抱着石油霸权不放,因为它输不起。 现在咱们建核电站的速度全球第一,截至2024年底在建核电机组28台,装机容量3370万千瓦,连续18年居全球首位,这背后就是不想再被任何国家用能源卡脖子,更是要打破美国的霸权垄断。 现在的局面越来越清楚了,中国建核电从来不是简单的能源项目,而是冲着美国石油霸权来的战略布局。 1954亿千瓦时的年发电计划,6500万千瓦的装机目标,2000亿的项目投资,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统计,而是瓦解霸权的一块块砖。 美国想靠石油美元永远当老大,可中国用核电技术和能源自主告诉它,时代变了,霸权的日子长不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