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可能是韩国历史上最厉害的总统之一,因为他亲手终结了韩总统的“心腹大患”——韩国检察厅。熟悉韩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韩国历届总统,基本都是被韩国检察厅拿下的 2025年9月,韩国国会高票通过《检察厅权限调整法》,将刑事侦查权全面移交警方,检察厅仅保留公诉职能。 推动这一改革的总统李在明,成功打破困扰韩国政坛半世纪的“总统魔咒”。自朴正熙以来,韩国11任总统中7人因检察厅调查下台,此次改革彻底改写这一政治规则。 2024年底当时的总统尹锡悦为压制国会弹劾,突然发布紧急戒严令,任命陆军参谋总长朴安洙为戒严司令官,甚至调动特战部队进驻国会。 可短短12小时后,检察厅就以“涉嫌内乱”为由立案调查,直接将朴安洙和特战司令官郭种根拘押起诉,尹锡悦被迫解除戒严,最终黯然辞职。 这不是检察厅第一次“越界”。上世纪80年代全斗焕军事政变后,为巩固统治赋予检察厅“帝王般的权力”:既管刑事侦查又管公诉,还能直接调查总统亲信甚至军方高层。1995年,检察厅牵头成立“内乱特别调查本部”,把前总统全斗焕、卢泰愚送上法庭,开创了“检察厅扳倒前总统”的先例。 最典型的当属卢武铉案。2009年,检察厅以“收受企业贿赂”为由调查卢武铉家人,尽管最终认定卢武铉本人未直接受贿,却持续公开“证据”施压。 这位以清廉著称的总统不堪受辱,在自家后山跳崖自杀,遗书里只写了一句“检察厅的调查让我名誉扫地”。此后的李明博、朴槿惠,也都是被检察厅的“亲信干政”调查拉下马,连监狱里的囚服编号都成了媒体焦点。 李在明上台前就吃过检察厅的亏,2022年总统大选期间,他被检察厅以“涉嫌渎职”立案调查,虽然最终查无实据,但选情一度受挫。 上任后他没有像往届总统那样搞“以牙还牙”的人事清洗,反而提出“制度性解套”:2023年先剥离检察厅对经济犯罪的调查权,2024年推动警方成立独立侦查总局,2025年完成公诉权与侦查权的彻底分离。 2024年3月,检察厅联合保守派媒体曝光“李在明亲信涉嫌土地投机”,试图复刻朴槿惠案的剧本。但这次李在明直接下令由新成立的警方侦查总局调查,检察厅只能旁观。 调查结果显示所谓“投机”是商业正常交易,反而查出检察厅涉嫌“伪造证据”,3名核心检察官被停职。这是韩国历史上首次总统反过来制衡检察厅。 军方的态度转变是关键推手,尹锡悦时期检察厅起诉陆军总长朴安洙的事件,让军方彻底看清:这个“太上皇”连最高军事指挥官都敢动,哪天就会拿“军购腐败”为由清洗军队。 2024年8月,韩国国防部公开表态支持李在明改革,甚至罕见地组织退役将领召开记者会,痛陈“检察厅干预军事指挥的危害”。要知道,韩国军方自朴正熙时代起就保持政治中立,这次公开站队堪称历史性突破。 李在明他把侦查权交给警方后,成立了由法官、检察官、律师组成的“侦查监督委员会”,任何涉及总统及高官的调查,都必须经过委员会投票批准。 2025年上半年,警方调查总统秘书室一名官员时,就因“证据不足”被委员会驳回,这套机制比检察厅的“一言堂”更透明。 从军事安全角度看,改革还有意外收获。以往检察厅为制造“大新闻”,经常在调查军购项目时公开敏感信息。2021年就曾泄露“KF-21战斗机雷达系统参数”,导致后续改进计划被迫推迟。 改革后,军方与警方建立“军事机密保护协议”,涉及国防的调查必须有军方代表在场,今年KF-21顺利完成实战部署,比原计划提前了6个月。 对比其他国家的司法改革,李在明的高明之处在于“循序渐进”。俄罗斯普京当年整顿联邦安全局,用的是人事大换血,留下不少后遗症;日本安倍试图削弱检察厅权力,却因操之过急引发宪政危机。 李在明用三年时间分三步推进,每一步都先拿具体案例说服公众,比如用尹锡悦时期的戒严事件证明检察厅权力过大,用卢武铉案说明监督机制失衡,最终获得超过60%的民意支持。 当然,改革还没到庆功的时候,检察厅虽然失去侦查权,但仍掌握公诉权,未来可能通过“不起诉”“轻判”等方式影响案件走向。 保守派也在酝酿反扑,最近就以“改革导致犯罪率上升”为由施压,要求恢复检察厅部分权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在明已经打破了“总统必被检察厅拿下”的宿命,这一点就足以让他在韩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说到底,韩国检察厅的权力膨胀,本质是冷战时期军事独裁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李在明的改革,不仅终结了一个“魔咒”,更让韩国从“司法威权”向“司法制衡”迈出关键一步。 对于这个夹在中美俄之间、常年面临朝鲜军事压力的国家来说,稳定的政治环境比什么都重要。李在明能不能成为“最厉害的总统”还需时间检验,但至少他让韩国总统不再活得“提心吊胆”,这就已经功德无量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