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宁波一名百岁老人去世后,他的子女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封写在8年前的家书,上面除了写

宁波一名百岁老人去世后,他的子女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封写在8年前的家书,上面除了写着丧事从简、子女团结外,还要求子女从自己的存款中拿出1万元作为特殊党费交给以前任职的江北区法院,拿10万元交给宁波市慈善总会。 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在不久收到了一笔特殊的的党费,这笔钱有1万元,是该院已故老院长陈世康的子女代为缴纳的。   这笔党费的背后,藏着一封写了有8年的家书的故事。   今年四月,陈世康的子女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这封写于2017年的“告子女们书”。   信纸泛黄,字迹因年迈有些歪斜,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信里除了叮嘱丧事从简、子女要团结和睦,最核心的是两项嘱托,从存款中取一万元作为特殊党费交给江北法院,再取十万元捐给宁波市慈善总会。   陈世康老人生于1924年,2025年4月因病离世,享年102岁。   他的人生轨迹清晰而厚重,1949年参加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至1984年担任江北法院首任党组书记、院长,1986年退休后,党员身份的责任始终扛在肩上。   邻居们记得,老人晚年拄着拐杖走路都不稳,却从没落下一次党费,直到身体不允许,才把最后的心意写进家书。   子女们带着家书找到江北法院时,言语间满是对父亲的敬重。   法院对这笔特殊党费格外重视,专门开会梳理办理流程,确保每一步都符合规定。   最终,这笔一万元的特殊党费定向用于儿童慈善事业,为困境儿童提供帮助。   十万元善款也已通过正规渠道转交宁波市慈善总会,将用于各类公益项目。   熟悉陈世康的人都清楚,他的慷慨源于一生的俭朴。   他生前住的老房子装修简单,家里没有贵重家具,日常开销更是精打细算。   信里那句“我本来是一个劳苦小工人,解放后做了国家干部,这一切都是党的恩情”,道尽了特殊党费的初心,不是简单的金钱付出,是对党的感恩与忠诚。   而“向宁波好人好事学习”的字句,则藏着他捐赠善款的初衷。   江北法院的办公区里,至今挂着陈世康生前与同事的合影,照片里的他站在中间,目光坚定。   在岗时他廉洁奉公,退休后初心不改,这笔特殊党费让全院干警深受触动,成了一堂鲜活的党性教育课。   11万元的捐款很可贵,但比这更珍贵的是陈世康留下的精神财产。   没有华丽辞藻,只用一纸家书,把对党的忠诚、对社会的善意、对家人的期许写得明明白白。   如今,这笔承载着初心的款项已落地生效,而陈世康的故事,正随着这份温暖在城市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