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88年,中国核武器专家张宪义带着机密叛逃美国,岂料时隔28年后,他却又站出来

1988年,中国核武器专家张宪义带着机密叛逃美国,岂料时隔28年后,他却又站出来为自己“洗白”,结果还受到了很多人称赞,只因为他当年盗取的资料,改变了如今的台海局势......   张宪义可不是啥普通技术员,当年他在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核研所当上校副所长,手里攥着台湾核武计划的核心权限,相当于整个项目的“关键钥匙”。   这个1945年生在海口、后来跟着家人迁到台湾的学者,小时候他爹就塞给他一本族谱,反复叮嘱“咱的根在大陆”,没人能想到,多年后这份刻在骨子里的执念,会让他做出震动两岸的大事。   台湾的核武梦早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折腾了,1964年大陆成功试爆原子弹后,蒋介石立马秘密启动“新竹计划”,表面上说是搞民用核能研究,背地里偷偷培养核人才,后来又升级成“桃园计划”,直接在龙潭建了重水反应堆,专门用来提炼武器级核材料,前前后后砸进去几十亿新台币,砸得那叫一个舍得。   到了1987年,这个反应堆已经能稳定运转,离造出原子弹就差最后一步测试,而张宪义管的,正好是核爆模拟这块最关键的活儿,等于攥着“临门一脚”的开关。   谁都没察觉,这位平日里看着兢兢业业的专家,从1984年起就悄悄成了中情局的线人。   他每隔两三个月,就借着逛士林夜市的幌子,找个僻静角落跟美方特工接头,把核计划的采购清单、内部会议记录,甚至连核心技术员的名单,都一页不落地递了出去。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摊牌”的,是1987年那个关键节点——当时台湾已经偷偷囤积了足够的核材料,就连“氢弹之父”泰勒早年都被他拐弯抹角问过核稳定程序,核武研发这事,已经箭在弦上,就差发射了。   张宪义后来坦言,那时候一想到这武器可能会用在同胞身上,夜里就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这份煎熬,比中情局给的任何好处都更让他坐立难安。   1988年正月,中情局给的新加坡假护照终于派上了用场。张宪义先让家人以“度假”的名义去了日本,自己则悄悄从高雄小港机场出关,经香港转机飞往西雅图。   他随身带的行李箱里,压根没装几件行李,全是标注着反应堆具体位置、核材料库存数量的核心机密图纸,一页都没落下。   短短三天后,这些足以颠覆局势的资料就被摆在了美国高层的办公桌上,美方当即联合国际原子能机构,直奔台湾龙潭核设施搞突击检查。   照着图纸一查一个准,当场就拆毁了重水反应堆,把所有的核燃料棒和重水全部运出台湾,就连相关的实验室,都直接灌上水泥彻底封死。   台湾折腾了二十多年的核计划,就这么一夜之间泡了汤,时任台军参谋总长郝柏村气得不行,在军校毕业典礼上公开骂他“出卖国家”,军方的通缉令一挂就是12年半,愣是没撤。   更富戏剧性的是,蒋经国那时候身体本就不好,一听核计划全泡汤了,急得当场吐了血,没过几天就去世了。也正因如此,张宪义早年背上了更多的骂名,成了不少人口中的“叛徒”。   他在美国隐姓埋名过了很多年,直到2000年通缉令失效,才敢偶尔公开露面,后来去了爱达荷国家实验室做和平核能研究,2013年退休前,基本没怎么在公众面前发声。   真正的反转,出现在2016年,他接受台湾学者采访时说的一番话,直接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书中爆料,当年台湾居然计划效仿“神风特攻”,用IDF战斗机挂着核弹,对大陆搞自杀式袭击。   就这一个细节,让大伙突然反应过来,当年的局势有多吓人。要知道,当年龙潭核设施因为美方拆运仓促,还发生过7次氢爆,放射性污水直接流进了大汉溪,把下游2.3公顷的土地都给污染了,可见核武研发本身就藏着天大的隐患。   张宪义在采访里那句“两岸都是中国人,不能用原子弹打自家人”,一下子戳中了两岸老百姓心里对和平的念想。   人们这才开始算这笔账:要是当年他没把资料带出去,没让美国出手干预,台湾真的造出了核武,不光会引来国际社会的严厉制裁,更会彻底打破台海军力平衡,让两岸冲突的风险直线飙升,后果根本不敢想。   后来《纽约时报》记者评价这事儿是“裁军史上最精彩的杰作”,这么说,倒也不算夸张。   随着更多细节慢慢披露,大伙发现,他当年的选择,压根不是单纯为了美方给的酬金。   他爹留下的那本族谱,这些年一直被他随身带着,1998年给《联合报》发的传真里,还特意提到“有能力但绝不造核武”,2016年采访时更直言“就算重新选一次,我还是会这么做”。   当然,骂他的人至今还有,郝柏村到死都觉得他“非常不智”,但更多人开始认可一个道理:阻止核扩散、维护台海和平,比所谓的“局部忠诚”更重要。   台海局势能维持这么多年的和平稳定,固然有很多因素,但不可否认,1988年那场被拆穿的核计划,彻底堵死了“以核谋独”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