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穆斯林大厦”更名为“环新大厦”。更名原因很简单,任何非宗教公共场所都不能含有宗教元素。这个规定不止对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都是如此。 别觉得这只是改个名字那么简单,这背后藏着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平密码”。《宗教事务条例》早有规定,非宗教场所不能沾宗教边,不管是穆斯林大厦的名字,还是曾被整改的商业体十字架、步行街塔灯柱,本质都是一回事。 公共空间是所有人的,哪能让某类宗教符号成了“专属标签”?就像有人说的,家里挂信仰符号是自由,但写字楼外墙的宗教标识,只会画出无形的“隔阂线”。这次连网络词条都同步修改,恰恰说明治理在较真——要让公共空间回归中性。 真正的包容从不是搞特殊化,而是不管信什么,都能在城市里找到归属感。你觉得身边还有哪些该规范的公共空间符号?来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