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韩愈和他的语言冒险(2) | 温故·徐徐诗话

继续读韩愈,会发现他还有更匪夷所思的创造力。五言古诗《南山诗》可谓韩愈诗歌创作理论的极致表达。南山就是终南山,是秦岭山脉中段的一部分,位于长安城南侧。终南山不仅是一座自然意义上的山脉,对唐朝士人来说也具有文化意义和政治意义。在韩愈之前已经出现过非常多的以终南山为题材的诗歌,比如祖咏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王维的“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等。不过韩愈还是在这些盈箱溢箧的诗歌面前,创造出了一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南山诗》。这首诗的语言结构之新奇险要,内容之丰富细腻,无不令后世读者惊叹。

或连若相从,或蹙若相斗。

或妥若弭伏,或竦若惊雊。

或散若瓦解,或赴若辐凑。

或翩若船游,或决若马骤。

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

或乱若抽笋,或嵲若炷灸。

或错若绘画,或缭若篆籀。

或罗若星离,或蓊若云逗。

或浮若波涛,或碎若锄耨。

或如贲育伦,赌胜勇前购。

先强势已出,后钝嗔䛠譳。

或如帝王尊,丛集朝贱幼。

虽亲不亵狎,虽远不悖谬。

或如临食案,肴核纷饤饾。

又如游九原,坟墓包椁柩。

或累若盆罂,或揭若登豆。

或覆若曝鳖,或颓若寝兽。

或蜿若藏龙,或翼若搏鹫。

或齐若友朋,或随若先后。

或迸若流落,或顾若宿留。

或戾若仇雠,或密若婚媾。

或俨若峨冠,或翻若舞袖。

或屹若战阵,或围若搜狩。

或靡然东注,或偃然北首。

或如火熺焰,或若气饙馏。

或行而不辍,或遗而不收。

或斜而不倚,或弛而不彀。

或赤若秃鬝,或熏若柴槱。

或如龟坼兆,或若卦分繇。

或前横若剥,或后断若姤。

(《南山诗》节选)

当代诗人欧阳江河曾说,第一次读到韩愈《南山诗》的时候完全被震惊:“这个韩愈!诗怎么可以这样写!”后世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对这首诗的态度大抵都是如此,这首诗以石破天惊的姿态横亘在中唐诗坛上。

对于读者来说,这首诗依然是不好读的——谁能一口气把这五十一个“或”字的诗句读下来呢?或者说,我们会有疑问,这是诗吗?这完全不是我们印象中山水诗的样貌。诗人以终南山为对象,极尽铺排之能事,运用奇崛的比喻和生僻的字词,写出了山脉的险峻与变幻。即便我们无法逐字逐句地读下来,也不难感受到这首诗虽然怪异,却也有一种雄浑之美。《南山诗》是韩愈代表性的诗歌实践,他力避平庸、追求险怪的语言冒险,一定程度上成功了。

在韩愈之前,虽然我们见识过很多种诗歌的可能性,也还从来没有人这样组织语言文字,这样排列组合,这样营造意象而使之成为诗歌。一些汉字和词语出现在了此前从未出现的语境中,韩愈亦创造了一些字词的新用法——很多新用法一直焕发着生命力,我们今天仍在使用。这是一种全新的汉语的可能性。这种诗歌给读者带来的刺激不仅是视觉上的,它调动了读者的一切感官。我们可以评价这首诗歌佶屈聱牙,却无法否认它独特的艺术性和诗人戛戛独造的创新力。

当然,这种语言的创新冒险也有很多批评的声音。清人施朴华在诗评作品《岘佣说诗》中评价:“《南山诗》五十馀或字,……大开后人恶习,学诗学文者宜戒。”

实际上,语言冒险这种尝试,毕竟是很“险”的。如果诗人没有把握好遣词用句的火候,很容易陷入粗鄙和庸俗之中,韩愈也有过多次“失手”,比如“婪酣大肚遭一饱,饥肠彻死无由鸣”(《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神焦鬼烂无逃门,三光弛隳不复暾”(《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还有诗人嘲讽友人打鼾而作的诗歌,不仅语言粗俗令人不知所云,趣味也比较低级。这是冒险要付出的代价。

如果我们把韩愈的这种语言冒险放到诗歌发展史上去审视,会更直观地看出这种革新的意义所在。公元770年杜甫去世,标志着文学意义上盛唐时代的终结。盛世终结,谁来开启具有影响力的诗歌流派和创作风格?这是诗歌史需要给出的答案,诗坛亟须新的宗主来统领。这一年,韩愈三岁。

诗歌经历了大历年间的低迷之后,贞元年间,以韩愈为中心的韩孟诗派逐渐发展起来,韩愈渐渐扛起诗歌革新的大旗。面对着李白、杜甫等创造出的无法逾越的高峰,他主张“陈言务去”“词必己出”以及“以文为诗”等诗歌创作理论,而他自己也在这些诗论的指引下写出了风格独特的诗作。

应该说,韩愈作诗是有着强烈的指向性和诗论指引的。他一定思考过,如果因循李杜二人的诗歌路数,那么诗人们无疑是在前人走过的路上重蹈覆辙,而且不可能再越过李杜的高峰,因此这种诗歌实践价值有限。而后来的诗歌发展史也证明,在李杜独领风骚的诗歌风格领域,后世再也无人企及。因此,能否避开前人的创作风格开拓出一条可行的新路,这是摆在韩愈这个时代的诗人面前的问题。最终,韩愈将李杜诗歌中较少出现的奇崛风格加以吸收创新并发扬,实现了诗歌创作的“破格”,创造出不同于前人的一个崭新的流派。

其实,韩愈也不是不能清新温婉和流畅明朗,更大程度上是他硬朗的创新精神和革新诗风的责任感,成就了韩愈整体的诗歌面貌。

让我们再回到最初的《祭十二郎文》。文末韩愈慨叹:

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当韩愈抛弃一切矫饰,就是将自己最真挚的感受表达出来的时候,竟然也是这般质朴,这般令人动容。一名可以称为一代宗主的伟大文学家,其成就一定是先吸收前人成果兼容并包,然后再展现出强大创新能力的。在唐诗亟须变革的时代,从无数忧患苦难中走出来的韩愈站在潮头之上,并且最终势如破竹地完成了这项革新任务。唐诗的百花园,因为韩愈的存在而更加五光十色、五彩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