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4万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6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33家……这组亮眼数据,是在日前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浙江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
会上,有记者问及浙江针对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出台了哪些支持政策,浙江省经信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詹佳祥对此进行了解读。
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是浙江发展的生力军、主力军。浙江省大力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构建“陪跑式”的支持体系,体系化推动民营企业从“铺天盖地”走向“顶天立地”。
在“初创生根”阶段,着力破解落地难题。大力实施“雏鹰行动”,布局省级小微企业园1252家、入驻小微企业8.9万家,建设各类科技孵化器700余家、入驻在孵企业2万余家,打造低成本的创业空间;持续开展“小微你好”专项服务行动,扶持初创企业扎下根、活下去、强起来。依规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十四五”期间累计减负超1.6万亿元。
在“成长强基”阶段,着力突破发展瓶颈。实施“放水养鱼”和“专精特新”培育工程,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4万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67家、重点“小巨人”企业46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33家,均居全国前列。金融机构主动靠前让利,企业贷款利率已降至历史较低水平。省产业基金、新增用地和存量用地、新增能耗等要素,投向民间投资项目的比重均提升至80%。组建制造业企业出海公共服务联盟,破解市场开拓难题。
在“跨国布局”阶段,着力发展“地瓜经济”。系统推进民营经济总部高地建设,支持企业在浙设立研发、营销等高端功能机构,鼓励企业立足浙江、拓展全球。浙江省已认定117家民营经济总部领军企业,在杭州滨江、桐乡等地打造11个特色总部集聚高地。世界500强企业中浙江省有10家入围;中国制造500强、服务业500强企业中分别有87、50家入围。
在“引领发展”阶段,着力塑造行业标杆。深入实施“雄鹰行动”,支持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建设全球研发网络,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浙江省有雄鹰企业118家,其中民营企业99家,2024年全球营收超过7.6万亿元,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43项。
下一步,浙江省经信厅将持续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落实好企业帮扶政策,强化全周期服务保障,着力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推动民营企业在深耕浙江、布局全球中实现更大发展,为浙江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贡献力量。(张恒金胡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