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新能源汽车面临购置税新政 车企自掏腰包“兜底”揽客

小米汽车门店内展出的YU7。

在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持续10年后,将自2026年1月1日起减半征收,这带来了一系列行业连锁反应。

根据2023年财政部等多部门发布的《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渐近,多家主流新能源车企,如小米、蔚来、问界等,也纷纷“自掏腰包”推出锁单补贴政策,对特定期限前锁单客户进行兜底补贴,以填补可能产生的购置税差额,引发市场关注。对此,多家机构分析指出,今年年底之前,随着消费者集中购车叠加车企冲量,年末销量仍将维持高景气;同时,行业后续的高端化、智驾平价化等方向也获得机构高度看好。■金融投资报记者陈雨禾文/图

1

购置税政策将迎来新变化

多家车企“自掏腰包”揽客

“您放心,11月30日之前购车不用担心购置税的问题。”在成都万象城的小米汽车门店内,一名工作人员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该工作人员表示,只要在11月底之前完成“锁单”操作,即便新车在2026年完成开票交付,小米也会根据购置税多出的差额进行补贴。补贴方式为减免购车尾款,补贴上限为1.5万元。

记者注意到,针对明年1月开始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目前已有多家新能源车企开始“自掏腰包”,对于一定期限前锁单的客户进行“兜底”补贴。

蔚来汽车宣布,对2025年12月31日前锁单的全新ES8,提供购置税差额补贴券,至高可抵扣1.5万元车价;问界汽车则宣布对2025年11月3日前锁单的2026年款问界M7等车型进行购置税补贴,以尾款抵扣或现金补贴方式兑现。此外,理想汽车、极氪汽车等车企,也在今年9月分别推出理想i6、极氪9X等车型后,发布了购置税补贴方案,宣布在2025年10月31日前锁单的订单,可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抵减相应购置税差额。

金融投资报记者从行业人士方面了解到,通常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的计算方法为10%×[发票价÷(1+13%)](原因为计税价格不包括发票价中的13%增值税税款),即购置税相当于发票价的1/11.3。

以此计算,在今年年底之前,由于免税额最高为3万元,因此,购置发票价在33.9万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车可免去购置税,超过这一金额则需为33.9万元以上的差额部分缴纳购置税;而从2026年开始,在修改为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后,购置发票价在33.9万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车均需要缴纳一半购置税,当发票价达到33.9万元以上时,则需缴纳减免1.5万元购置税后的其余部分税款。

对此,国元证券认为,从价格端给予消费者平抑政策,仍然是车企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交银国际证券则分析称,2026年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将从“全免”调整为“减半”,预计将驱动消费者在年底前集中购车,叠加车企年末冲量因素,预计2025年末新能源车销量仍将维持高景气。

目前,在推出购置税补贴的车企中,大部分品牌都将购置税补贴的金额上限设为1.5万元,与政策变化后需要多缴纳的税款金额持平。在此背景下,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受关注的各种购置税补贴活动,也可以看作是各大车企利用新能源购置税调整节点,争夺市场销量的一种手段。

华源证券分析指出,2026年—2027年,新能源购置税补贴政策的退坡,或呈现影响面积广、影响幅度大、低价车受影响更显著的三大特征。不过,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与多重因素相关,补贴仅为其中之一。尽管当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50%,但考虑到优质供给推出、新能源渠道逐步下沉、厂家及经销商可能承担部分退坡的补贴等因素,预计在购置税补贴退坡情况下,2026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还能维持小幅增长,结合后续智驾迭代的进展,也存在增长超预期的可能。

2

车企招式频出抓客户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目前,一些现车充足的新能源车企并未推出直接的购置税补贴,但针对年底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获客需求,新购车客户及以旧换新客户仍有相关补贴。如成都一名小鹏汽车的工作人员就向记者表示,目前小鹏基本上都有现车,到明年以前基本上不用担心购置税问题。以小鹏G7为例,现在新购车客户可以拿到4000元左右的补贴。

事实上,除了购置税补贴外,近期各大新能源车企的其他优惠、补贴活动并不在少数,而在各种优惠、补贴背后,则是最近数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的表现。

截至目前,已有部分新能源车企交出了10月份的“成绩单”。造车“新势力”方面,小鹏汽车宣布在10月份交付新车4.2万辆,单月交付量创下历史新高,并连续两个月超过4万辆;零跑汽车则在10月份交付7.03万辆,同比增长超过84%,这也是零跑汽车月交付量首次突破7万辆;蔚来汽车10月份交付量也创下月度纪录,达到40,397辆,同比增长92.6%。此外,小米汽车宣布10月份交付量持续超过40,000台;理想汽车宣布10月份交付31,767辆,理想i6订单超过7万台;岚图汽车宣布1月至10月交付量累计同比增长82%。

A股上市车企方面,比亚迪10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4.17万辆,前10月累计销量达370.19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4%,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近35%;上汽集团披露新能源汽车10月份销量为20.67万辆,同比增长31.58%;长安汽车10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92万辆,同比增长36.14%;赛力斯10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1,456辆,同比增长42.89%。

部分机构也看好后续新能源车企市场表现。

国海证券分析称,自主崛起大周期维度已进入高端化发展的战略进攻时刻,因此,具有30万元以上优质供给的车企有望明显受益,推荐理想汽车、江淮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建议关注赛力斯;高阶智驾“平价化”有望大幅提升高阶智驾渗透率,领先整车和相关零部件受益,推荐小鹏汽车、华阳集团、德赛西威和科博达,建议关注经纬恒润;机器人量产有望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推荐确定性高、卡位领先的产业链标的拓普集团、三花智控和北特科技;出口环境较为复杂,看好自身经营周期向上的优质零部件企业,推荐福耀玻璃、星宇股份和银轮股份;商用车方面,重卡内需近三年来在低位运行,2025年有望恢复,推荐受益重卡龙头福田汽车和中国重汽;客车领域内需出口有望继续向上,推荐客车龙头宇通客车。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出海情况尤其受到市场关注。西部证券此前分析指出,中国车企在欧洲的插混车销量增长较快,中国插混车型有望在欧盟碳排放考核过渡期内持续受益,建议关注比亚迪、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车企。中国车企纯电车在欧洲的进展慢于插混车,考虑到欧盟关税的影响,在欧盟当地有产能以及后续计划推出多款经济型车型的车企将增长更快,建议关注零跑汽车、比亚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