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第二十八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秘书长杨烁,市投资促进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市司法局、朝阳区政府、香港贸易发展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
记者提问
记者:请问朝阳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措施和成果?此次京港洽谈会朝阳专场推介会有哪些亮点?
北京市朝阳区委常委、副区长舒毕磊:
朝阳区是北京市中心城区面积最大、人口和企业数量最多的区,总面积47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4万人,市场主体达到37.3万家。近年来,我们紧密围绕服务新时代的首都发展,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首都经济发展大区,“压舱石”作用持续巩固。GDP、财政收入、社零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占全市2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多年保持千亿元规模,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稳居全市前列,正加快向GDP万亿级大区迈进。金融领域汇集超过1800家金融机构,其中外资金融机构近400家、占全市70%,金融业增加值近十年年均增长率达到12%。商务服务领域集聚全市顶尖服务机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收规模占全市40%左右。科技领域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3700家,“专精特新”企业超过1200家,国家级“小巨人”103家,“独角兽”企业25家(其中百亿级2家)。文化领域依托全国唯一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汇聚10万家文化企业,培育102个文化产业园区(其中百亿级园区超过5个)。
作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烟火气”氛围更加浓厚。区内商业综合体超过百个,高品质商圈、首店旗舰店、“夜京城”地标均占全市近50%,传统茶馆、咖啡馆、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分别占全市30%、50%、60%和70%,朝阳以多元的消费供给、繁荣的市场氛围、独特的时尚魅力,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首选地。
作为首都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示范区,创新性活力加速迸发。我们全力打造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3+X+N”产业创新体系。以园区平台强化生态建设,构建形成具有朝阳特色的科技地图,全区23个高品质特色产业园区中有9个被评为市级园区,特别是持续深化与香港的合作,双方共建中关村互联网3.0产业园和京港产业中心,落地香港理工大学创意科技研发中心,国际科创会客厅在香港成立。
本届京港洽谈会期间,我们将于11月12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主题为“与时代共奋进,与世界共朝阳——聚力京港,链接全球”的专场推介活动。主要有三大亮点:
一是突出国际视野,充分展现开放活力。活动紧扣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深度联动全球产业链核心企业、世界顶尖创新平台、国际商协会,围绕国际法商融合、高精尖产业发展等主题,深化思想碰撞、项目交流,全面展现朝阳制度型开放成果与全球资源配置枢纽的投资机遇。
二是强化资源对接,构建高效交流平台。以务实为导向,设置了主题推介、企业分享和圆桌对话等六大环节。活动还特别邀请到香港贸易发展局、投资推广署、中华总商会等权威机构,以及保诚、汇丰、渣打、太古、华润等头部企业,将为两地企业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注入强劲动能。
三是注重落地实效,全力扩展合作成果。前期我们开展了多轮的摸排和对接,截至到10月底,已累计征集签约项目12个,总金额约28亿美元,涵盖商务、金融、科技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确保洽谈项目“见成果、出实效”。
开放是朝阳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将依托京港洽谈会这一重要平台,全力建好全球会客厅,与各界投资者共同唱响“与世界共朝阳”的开放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