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快讯!快讯 中方和韩国正式宣布了 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

快讯!快讯 中方和韩国正式宣布了 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高达4000 亿元人民币兑70万亿韩元,有效期五年。 很多人可能不懂这协议到底是啥意思,说白了就是两国央行签了份“货币信用卡”。你用你的钱抵押换我的钱,到期再换回来给点利息,专门给企业做贸易用,不能拿去投机,这是全球公认的金融安全手段。 要知道,2008年两国第一次签类似协议时,规模才1800 亿元人民币,现在直接翻倍还多。这增长背后不是随便定的,是中韩贸易实打实的需求在支撑,双方产业互补性太强,谁也离不开谁。 这协议给两国企业带来的好处太实在了。韩国企业早能用这钱买咱们的机电产品,咱们进口韩国芯片也不用换美元。香港去年用类似机制放了165亿,直接帮了220多家企业,省了一大笔汇兑费。 汇率风险有多吓人?以前企业做买卖,人民币换美元、美元换韩元,两道手续两道费用,美元一波动利润就没了。现在直接本币结算,成本降了,风险没了,中小商家最受益。 这事儿绝非只对中韩两家重要,放全球看更有分量。咱们央行已经和32个国家地区签了协议,总规模超4.5 万亿元,覆盖六大洲,这张“货币安全网”越来越结实。 不过咱们也得客观看,这4000 亿是“备用额度”,不是马上花出去。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球境外央行实际用了的人民币才806.7亿,说明不少企业还没习惯用本币结算,推广力度得再加大。 韩国央行2012年就推出了专门的贸易结算工具,可见早有准备。这次续签五年,就是给市场吃定心丸,不管未来金融市场怎么波动,两国贸易的“钱袋子”都稳了。 看看周边,日本去年和咱们签了2000 亿协议后,本币结算占比直接涨了5个百分点。中韩这新协议落地,肯定能带动区域内本币使用的热潮,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全球经济现在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美元一会加息一会降息,很多国家都受够了。中韩这样的合作,就是用实际行动搭建稳定的贸易桥梁,太有必要了! 央行负责人说了,接下来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让更多企业享受到好处。这可不是空话,土耳其、香港的例子都证明了,只要机制理顺,企业积极性马上就上来。 从2009年首份协议到现在,咱们的本币互换网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次和韩国续签,既是对过去合作的认可,更是对未来区域金融稳定的承诺,意义重大。 这4000 亿背后,是两国经济实力的体现,是相互信任的证明。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这样的务实合作比任何口号都管用,能实实在在推动经济发展、惠及民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