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质生产力”:中科曙光天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产教融合创新中心
主持人:昨天(3)下午,天津大学和中科曙光签署协议,共建产教融合创新中心。“未来人工智能集成攻关平台”同时揭牌。来听记者郭曦然的报道。
这次双方共建的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将落地于天津大学,并在曙光设立配套产学研用空间,形成“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中心下设“人工智能产教平台”与“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旨在打通科研、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协同壁垒,推动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胡清华说:
(录音:学校会拿出来一部分的学生资源,也会抽调出来一部分的师资力量,投入到和曙光的合作里边来,一部分要培养这些学生,另外作为项目负责人带着自己的研究生去解决企业的这些难题,实现了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同时把我们的高水平的人才也通过这种实践,变成了我们高层次的工程师队伍。)
根据协议,双方将联合设立“本科创新班”和“卓越工程师班”,构建贯通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培养体系。双方还计划通过“揭榜挂帅”式合作设立年度科研课题,形成科研创新与产业实践的双轮驱动。同时,双方将共同推动知识成果转化,通过联合研发、专利申请、标准制定及科技奖励申报等多种形式,促进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的高效转化。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杨鸿轩说:
(录音:我们拿出企业真正需要的,未来的产品方向,市场需要的科研方向,提出我们的研究课题、研究方向,通过揭榜挂帅方式,老师和同学参与到真实需求的科研当中,通过奖学金、奖教金以及英才引进计划来加大激励制度。我们和学校设立了双导师制,企业会派出企业导师,学生会来我们企业做在岗的学习实践,这样使得学生们的学习科研更好的结合实践经验。)
此外,双方共建的“未来人工智能集成攻关平台”也同时揭牌成立,平台将进一步聚焦关键技术研发,服务国产信创生态建设与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杨鸿轩说:
(录音:我们会面向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共同开发,面向整个算力网络的调度,面向整个智能网卡以及国产芯片的研发,做联合的专项申报以及课题共建。计划在三年内我们会申报20项专利,同时将这些专利尽快的转换为产品,转换为产业,推动整个天开科创城的新动能。未来我们联合培养的人才将更多的吸纳在本地就业,为本地天津的未来的信息化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