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看到四个人抬百斤的水泥板,我忍了 看到徐三娃做芋头烧鸡给工人吃,我也忍了 可是看

看到四个人抬百斤的水泥板,我忍了 看到徐三娃做芋头烧鸡给工人吃,我也忍了 可是看到评论区说这房子很少窗,黑不溜秋的,我实在忍不住了 你见过现在盖房还靠4个人手抬百斤水泥板的吗?我刷徐三娃视频时直接“我晕”——大雨刚停就开工,首要任务是盖化粪池,4个工人拿绳子绑着水泥板,喊着号子抬了4次才盖完,一块板少说百八十斤,看得我都替他们捏汗。明明查了泸州当地叉车租赁,半天就50块,10分钟就能把4块板运完,他偏不用,你说这到底是图省事儿还是另有打算? 说实话,一开始我还想“农村干活都这样,讲究个人多力量大”,结果翻了当地建材店老板的评论才发现,现在农村盖房早不这样了——租个小型叉车,半天50块,司机还能帮忙摆好板,不用工人费劲儿。4个工人手抬呢?每次得5分钟,4次就是20分钟,抬完个个额头冒汗,万一绳子松了摔了板,还得重新买,多不划算。 这事儿跟我上次买大米一样,明明小区门口超市能送货上门,我偏要自己扛10斤的袋子,结果走到楼下就累得喘气,最后还是叫了快递小哥帮忙。你说徐三娃这操作,是不是跟我当时一样“轴”?还是说,“4个工人齐心抬板”的画面,比叉车冷冰冰的机械臂更有烟火气,更能吸粉?我是真有点困惑,毕竟效率差了一倍,还累人,换你你会选哪个? 盖完化粪池,工人开始搅拌水泥铺厨房地面——先倒水泥、沙子、水,搅得匀匀的再倒地上铺平,看着挺利索。然后徐三娃就说要做芋头烧鸡,坐那儿剥芋头、切鸡肉,大铁锅生火炒得油滋滋的,最后跟工人围坐着吃,画面看着还挺巴适,我都看饿了。 结果评论区直接“炸”了,有个网友说“这房子咋亮瓦这么少?窗户也小,阴雨天不得黑黢黢的?”我一看还真是!我老家堂哥去年盖房,一开始也没装够亮瓦,结果梅雨季屋里得开大灯,后来又花钱返工加亮瓦,折腾又费钱。按泸州农村盖房的规矩,哪怕是简易房,每间也得留1个大窗户+2个亮瓦,徐三娃这房子倒好,视频里亮瓦没几个,窗户还比常规的小,关键他发的视频,从来没拍过室内采光,你说这是不是故意避开不拍,怕露短板? 除了采光,评论区还有俩事儿吵得凶。一个是有网友说“三娃,给丈母娘装个坐便吧,老人岁数大了,蹲厕起不来多费劲”——我外婆去年就因为蹲厕起身慢,差点摔了,后来我妈赶紧装了个坐便,才300块钱,又不贵还安全。徐三娃在视频里说“看到大家的评论了”,但没说装不装,这事儿就没下文了,不是吧?连网友都想到的事儿,他咋不回应呢? 另一个是好多人问“这房子盖下来得多少钱?我也想找这些师傅修”。我查了下泸州农村盖房行情,类似规模的毛坯房,连工带料每平米大概800块,100平米也就8万左右,又不是啥商业机密。结果徐三娃要么不吭声,要么就说“以后再说”,你说这有啥好藏的?有人跟我说“做事得顾着实处,别光图表面热闹”,我觉得这话在理——盖房是给老人住的,舒服、实用才重要,光有“抬板、炒菜”的热闹画面,细节跟不上也不行啊。 总之,我想说的是,借机械就别硬靠人力,像叉车这种省钱又高效的,该用就用,别让工人遭罪还耽误工期;要是给老人住,坐便、亮瓦、大窗户这些细节千万别漏,我外婆那事儿就是教训,别等出问题了再返工;还有花多少钱,提前跟师傅问清楚明细,别像徐三娃这样让人猜来猜去,心里没底,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