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随着立冬节气临近,今冬天气情况备受关注。记者注意到,一些社交媒体上,“根据立冬当天天气可预测今冬气候”的论调引发不少讨论。11月4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安徽省气象专家,对此进行科普。

11月7日,将进入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冬。立冬,在很多地方被视为冬季的起始,对这一天特别重视。
近期,在一些社交媒体上,有人列举不少民间谚语,如“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或“立冬下雨一冬涝,立冬无雨一冬旱”“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等,认为立冬当天的天气状况能决定整个冬季的气候。
11月4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安徽省气象专家求证真伪。气象专家表示,这些由古人长期生活观察中总结的经验性谚语,虽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但不具备现代气象学的科学精确性。
气象专家介绍,一个季节的气候是由大气环流、海洋温度(如拉尼娜、厄尔尼诺现象)等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凭某一天的天气无法做出长期、准确的预测。
气象部门也有针对未来较长时期的气候预测,但那是基于过去多年的海量数据分析,得出的未来天气趋势的大致判断。
现代气象预报依赖于超级计算机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也只能相对准确地预测7-10天的天气趋势。“即便是这种短期预报,也要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比如,前几天给出的11月7日立冬节气当天的预报,到了今天可能还会根据气象条件的变化进行微调。”气象专家解释。
气象专家强调,因此,仅用一天的天气预测未来三个月的气候,显然是将科学严谨的气象预报过程极端简化,并不科学。
大皖新闻记者赵明玉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