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简直太掉价了!”看到北大女生拟录用为北京辅警的消息,不少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句。

“简直太掉价了!”看到北大女生拟录用为北京辅警的消息,不少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句。 但我仔细查看了招考信息——这位女生是通过正规渠道被录用的,未来将在警队从事普法宣传、纠纷调解等工作。这哪里是“掉价”,分明是基层法治建设正在吸引高素质人才的真实写照。 记得去年在社区见过一位辅警调解邻里纠纷。从物权法到相邻关系,她引经据典、耐心沟通,最终化解了积怨三年的矛盾。这样的工作,岂是简单一句“掉价”能概括的? 我们似乎习惯了用学历来标定职业的“高低”——清北毕业生就该进投行、搞科研,否则就是浪费资源。可社会治理现代化,恰恰需要更多懂法律、善沟通的专业人才深入基层。 这让我想到身边的朋友:有人放弃高薪成为社区工作者,有人博士毕业选择回到县城。他们的共同点是——在看似平凡的位置上,找到了实现价值的独特方式。 职业选择从来不该只有一套标准答案。当名校学子愿意扎根基层,我们该思考的不是“配不配”,而是她能为这个岗位带来什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