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深读丨广佛地铁通车15年背后的“南海加速度”

11月3日,国内第一条地下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广佛线(又称:广佛地铁)迎来通车15周年。自2010年11月3日开通至今,广佛地铁日均客流量从10万人次跃升至55.7万人次,累计运送旅客突破16.6亿人次,成为全国跨城轨道交通运营典范。15年间,作为广佛同城先行区的佛山市南海区,在广佛地铁的助力下,坚持以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为广佛两市深度融合和同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当日下午,佛山市南海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广佛地铁通车15周年暨推动广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视察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广佛地铁和走访标志性交通项目,系统回顾成就、精准把脉现状、前瞻谋划未来,凝聚各级人大代表智慧,进一步巩固南海先行优势、破解协同发展瓶颈、凝聚社会各界共识,为助推广佛全域同城化迈向更高水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贡献南海力量、展现南海担当。

“广佛同城是南海最大的确定性!”谈到“广佛同城给南海带来了什么”,南海区区长王勇认为,广佛地铁对于南海过去15年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其分析,广佛地铁通车15年来,南海实现了六大变迁:一是南海商贸从原来的批发点变成了集散地;二是南海的旧郊区如今变成新中心;三是南海交通从过去的坎坷路变成地铁网;四是南海的居民从广府人变成了“全家福”;五是南海文化从老传统走向最时尚;六是南海格局从工业园迈向大湾区。

率先迈入地铁时代南海为广佛同城按下“先行键”

2010年11月3日,广佛地铁首通段正式通车,佛山市迎来首条地铁线路。作为广佛地铁进入佛山的首个区,南海不仅率先进入“地铁时代”,也率先按下以交通为引领推动广佛同城发展的“先行键”。同年,连接南海三山片区与广州南站片区的海怡大桥正式通车,两个片区的通行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可缩短至20分钟。这也是广佛同城正式启动后通车的首个跨市牵手项目。

11月3日,据南海区交通运输局局长游剑锋介绍,“十四五”期间,南海区广佛交通一体化取得了喜人进展,重点推进和谋划了32个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839.5亿元。在轨道交通方面,广佛南环城际、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3号线首通段相继开通运营,构建起广佛轨道网的骨架。

在道路建设方面,南海区重点推进了一批跨市通道项目。番海大桥于2021年2月1日通车,与番禺区的南大干线串联起了南海三龙湾片区与广州南站地区、长隆万博片区、广州大学城等重大功能片区;广佛大桥系统工程(一期)于2025年1月25日通车,连通了人口最密集的南海中部地区与广州金沙洲、大坦沙地区。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南海段)即将于本月通车。这个实现南海中心区与广州中心城区“快速直连”的关键工程,将大幅提升南海商贸中心大沥与广州内环的通行效率,推动南海商贸快速融入国际都市商圈。

广佛同城,南海先行。为广佛同城按下“先行键”的南海区,历经15年发展,实现了与广州立体化及一体化的交通融合。截至目前,南海区现有及在建的广佛衔接道路共22条,通道平均间距约4.3公里,基本实现了路网体系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的全面畅通。此外,在轨道交通方面,南海区现有及在建广佛衔接轨道线路共11条,能够实现广州中心城区、广州南站、广州北站等重点片区的快速直达。

搭建跨城出行纽带南海交通成为时间“压缩机”

本次视察活动,各级人大代表实地调研了广佛地铁15年运营成效,并走访了五丫口大桥、广佛大桥、广佛出口放射线等标志性交通项目。大家深刻体会到,历经15年的飞跃发展,在广佛同城发展中,南海交通既是时间的“压缩机”,也是出行的“加速器”。

2024年广佛之间交通出行总量达到199.4万人次/日,其中,通勤出行量达到77万人次/日,约占广佛之间出行总量的39%。另据统计,广佛间的地铁日均客流量已从2011年的10.1万人次/天,增长至2024年的55.7万人次/天。在广佛交通出行中,南海区客流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2024年南海中部-荔湾断面客流达94.3万人次/日,约占广佛跨市总客流一半。不仅如此,南海区境内的广和大桥、广佛高速、穗盐路、广佛公路等常年车流如织,可见南海交通在广佛两市往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随着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的建成通车,禅桂中心城区到广州南站乘坐公共交通的时间从1.5小时大幅缩减至半小时。在私人驾车出行方面,随着海怡大桥、番海大桥的相继通车,南海三山片区至广州南站片区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20分钟,佛山禅城区、南海区和广州番禺区全面融入“20分钟交通圈”。今年,广佛大桥系统工程(一期)建成通车,使南海金沙洲片区至广州大坦沙片区从原来需绕行35分钟,大幅缩短至10分钟,大大强化了金沙洲与大坦沙片区的联系。

携手奋进“十五五”谋划推进35个广佛交通项目

站在广佛地铁通车十五周年的新起点,面对广佛同城化战略的纵深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南海区如何持续展现先行者担当,发挥桥头堡优势?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浩斌指出,展望“十五五”发展时期,南海要抢抓政策叠加的宝贵机遇,以更宏阔的视野谋划交通建设。要千方百计谋划更多广佛同城交通项目,特别是轨道交通,加快推进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构建“全域联通”交通格局。要坚持只争朝夕,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性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重点交通项目尽早实施。要加强谋划推进佛山西站周边资源开发,发挥好佛山西站的战略作用,全面提升枢纽能级与区域经济价值。

“十五五”期间,南海区将谋划推进35个广佛同城交通设施建设项目,其中在建及拟建项目18个,总投资约2232.3亿元。

在轨道项目方面,南海区将持续推进在建的广湛高铁、广南联络线,谋划推进柳广铁路等国铁项目;积极推进广佛西环城际铁路建设,推动佛穗莞城际铁路及佛山西支线加快动工,配合上级部门谋划推进肇顺南城际铁路;稳步推进佛山地铁4号线一期建设,加快推动地铁2号线二期等前期工作。

在道路项目方面,南海区将稳步推进炭南路-教育路、五丫口大桥主桥提升改造工程2个在建项目;加快推进沉香大桥、和顺立交改造工程等项目。

未来,南海区将实现“轨道上的广佛”全面成型、“畅通无阻的路网”高效运转、“一小时优质生活圈”加速落地的目标,以交通深度融合为纽带,让“广佛人”的身份认同感愈发强烈,真正实现“同城同源、共享美好生活”,为全国同城化发展树立高质量的“广佛样板”。

代表发声

A、期待佛穗莞城际早日开工建设

南海区人大代表、佛山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连柱认为,广佛交通同城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条交通线路。它不仅是方便民众出行的民生线,更是驱动区域发展的经济线。它促进了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的高速流动和优化配置,加速了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公共服务共享和城市功能互补,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和实践范例。期待以佛穗莞城际为代表的重大交通建设项目能够尽快动工,让广佛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B、希望广佛更多领域加快同城化

佛山市人大代表、南海区人大代表,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广东美思内衣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吴艳芬表示,希望广佛两市能够在产业、社保等方面也加快推进同城化,通过产业创新协同、社会保障衔接及互通互认等措施,实现广佛更全面、更深层次的同城化发展。例如,进一步推进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工伤保险制度对接,以及探索医疗检查结果互认等,让广佛更多群体享受更加便捷的同城化服务。

C、广佛交通为南海带来三重机遇

佛山市人大代表、南海区人大代表,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佛山市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小圃认为,未来,广佛交通的进一步优化,将为南海带来三重机遇。第一,佛穗莞城际计划在南海多地设站,并串联广州琶洲、东莞松山湖,这将助力南海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科创资源,强化金融、数字经济与广深莞的产业链协同。第二,佛山地铁2号线二期将填补西部轨道交通空白,促进西樵山文旅经济和西部地区制造业与中心城区的联动,推动城乡融合和全域产业一体化。第三,依托“六纵六横”干线路网及广佛跨市桥梁、道路规划,南海有望进一步扩容产业空间,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传智通讯员:南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

评论列表

财运亨通
财运亨通 2
2025-11-05 14:25
争取里水大沥通地铁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