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飞行员发现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怪现象。每次中国战机伴飞,既不是歼16、也不是歼

美国飞行员发现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怪现象。每次中国战机伴飞,既不是歼16、也不是歼20、更不是歼35,总是用歼11伴飞或拦截他们! 先说说歼 11 这机型,看着不算最顶尖,但绝对是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的靠谱角色。 它脱胎于苏 - 27 系列,经过中国多年的本土化改造,早就不是当年的 “舶来品” 了,航电系统、雷达、武器挂载都升级了好几轮,机动性强、航程远、滞空时间长,最关键的是可靠性拉满,不管是近海巡航还是远海伴飞,都能稳稳当当完成任务。 美国飞行员纳闷为啥不用歼 20,其实歼 20 是第五代隐形战机,主打一个 “隐身突袭”,是踹门破防的王牌,平时哪能随便亮出来? 伴飞拦截这种常规任务,根本用不着动用这种 “高精尖”,就像没必要用导弹打蚊子一样。 而且歼 20 的使用成本高,维护起来也复杂,用来执行日常伴飞,纯属大材小用,还浪费资源。 再看歼 16,它是多用途战机,载弹量大、对地对海攻击能力强,更适合执行作战打击、精确制导等高强度任务。 而伴飞拦截的核心需求是 “驱离” 和 “监控”,不需要强大的攻击能力,反而需要灵活的机动性和足够的滞空时间,歼 11 在这方面比歼 16 更适配,飞起来更灵活,还能长时间跟着对方军机,不紧不慢地保持距离,既起到警告作用,又不会激化矛盾。 还有个关键原因,歼 11 的改进型号比如歼 11B、歼 11BS,早就实现了规模化列装,数量充足,部署范围也广,不管是东海、南海还是黄海,只要有外机靠近,附近机场的歼 11 能快速起飞响应,反应速度比其他机型更快。 而且歼 11 的维护保障体系成熟,各地机场都能快速补给、检修,不像一些新机型,还需要特定的维护条件,没法做到随时待命。 更重要的是,伴飞拦截是门 “技术活”,讲究的是 “有理、有利、有节”。歼 11 的机动性好,飞行员能做出各种标准的驱离动作,比如近距离平行飞行、改变航向示意,既让对方清楚感受到警告,又能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发生碰撞。 这种常规机型执行常规任务,也传递出一种信号:我们只是在维护领土领空主权,不想搞不必要的升级,这是一种成熟的威慑方式。 美国飞行员之所以觉得 “怪”,是因为他们习惯了用 “装备先进程度” 衡量战斗力,却忘了实战和日常任务的区别。 中国空军向来讲究 “对症下药”,什么任务用什么机型,不搞花架子,只求实用高效。歼 11 虽然不是最先进的,但在伴飞拦截这种任务上,性价比最高、最靠谱,这就是为啥它总能 “出镜” 的原因。 而且这也算是一种 “低调的警告”,歼 11 都能稳稳完成拦截任务,那更先进的歼 20、歼 16 要是出动,威力可想而知。中国用歼 11 执行伴飞,既是展示实力,也是留有余地,告诉对方:别来挑衅,我们有足够的能力维护主权,真要是逼急了,后续的手段多着呢。 说白了,美国飞行员的 “百思不得其解”,本质上是没摸透中国空军的作战思路。我们不搞军备竞赛式的炫耀,只追求任务的精准适配和高效完成。 歼 11 一次次出现在伴飞一线,就是最好的证明:成熟、可靠、够用,这才是常规任务的最优解,也让对方明白,中国的领空不是想来就来的,不管用什么机型,我们都有底气把主权捍卫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