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巴黎协定》签署十年后,能源转型进程受阻 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签署十

《巴黎协定》签署十年后,能源转型进程受阻 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签署十年后(该协定旨在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尽管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下历史新高,但全球向清洁能源的转型却出现了放缓的迹象。 自 2015 年《巴黎协定》签署以来的十年间,能源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系统遭遇了全球性疫情、自二战以来欧洲发生的首次战争、能源危机、质疑气候变化的美国政府以及在银行业和股权投资领域对净零政策的抵制。 有些情况始终未变。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在清洁能源投资和设备安装方面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以及国内生产的更廉价设备,这使得中国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方面的产能扩张成本远低于欧洲和美国。 另一个未变的是,欧盟一直坚定地致力于实现脱碳目标以在 2050 年之前使整个经济体实现零排放。尽管成本不断攀升,且中间目标面临越来越多的政治阻力,贸易伙伴也警告称,欧盟在排放和碳价方面繁重的气候指令可能会损害其能源供应,但欧盟仍坚持这一目标。上周,美国和卡塔尔联手向布鲁塞尔发出新的警告,称其有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指令可能会导致来自全球两大天然气出口国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减少,而此时欧盟正试图禁止所有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 所有这些进展都发生在清洁能源开发商所面临的金融和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不断加剧的背景下。 美国总统特朗普两次退出了《巴黎协定》——每次都是在其上任后的第一天。与此同时,在 2025 年特朗普总统就职之际,各大银行开始退出净零排放联盟,并停止了此前一直大力宣扬的停止为化石燃料提供融资的承诺。而如今,美国政府公然对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持敌对态度,尤其是对海上风能。而且,该政府大幅削减了美国的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激励措施。 在清洁能源面临地缘政治、融资、成本以及监管等诸多挑战的情况下,巴西将于 11 月 10 日至 21 日在贝伦举办一年一度的全球气候峰会——第 30 届缔约方会议。 在巴黎会议十年之后,第 30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召开。届时,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将创下历史新高,但投资和新增容量尚未达到实现净零排放或任何其他中期或可再生能源目标的水平。 彭博新能源财经的“国家与政策研究”部门的伊桑·津德勒表示:“在会议前夕,一些国家在气候承诺方面悄然出现了动摇;而美国则对全球变暖这一概念提出了强烈质疑。” 尽管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投资创下历史新高,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装机容量也大幅增加,但“向低碳经济的转型速度仍远远不够,无法实现十年前在巴黎达成的净零排放的承诺目标。”彭博新能源财经如是指出。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估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仍是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的最大市场,占全球总额的 44%。而另一方面,美国政策的转变可能会促使开发商和投资者将资金从美国转移到欧洲。 在第 30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前,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第 30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巴西主办国以及全球可再生能源联盟(GRA)在 10 月份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尽管去年取得了创纪录的进展,但全球在可再生能源和能效目标的实现方面却进展滞后。 这份全球进展报告指出了投资、电网和供应链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该报告在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阿联酋和阿塞拜疆举行了发布会。并呼吁各国在第 30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前制定更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目标。 巴西举行的这次气候峰会并非毫无争议,与此前的两届峰会一样存在诸多分歧。 主办国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预计其将推动“贝伦可持续燃料承诺”——即“贝伦 4x”倡议。该倡议旨在为到 2035 年将可持续燃料的产量和使用量增加四倍的全球目标争取高层政治支持。 伍德麦肯兹公司能源转型研究部门主管大卫·布朗上周表示:“巴西在筹备举办第 30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际,面临着一个根本性的矛盾:一方面要在全球范围内引领可持续燃料的发展,另一方面却还在计划扩大其上游产业。” 这种紧张态势反映了大型能源市场和公司所面临的复杂现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