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估计要死不瞑目了,遇刺还不到两年,他的老婆安倍昭惠就过上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生活。 这位前第一夫人打着"文化交流"和"公益事业"的旗号,把日子过成了环球旅行纪录片——从英国唐宁街的下午茶到中国黄山的云雾,从各国政要的会见到世界名胜的打卡,她一样都没落下。 最让人好奇的是,这些奢华行程的钱都是从哪儿来的? 要知道,日本政府对前首相遗孀的抚恤金可不是个小数目。 虽然具体金额没有公开,但参照以往案例,至少是数千万日元级别。再加上安倍家的积蓄和其他收入,确实够她在世界各地潇洒走一回了。 安倍昭惠显然很懂得利用自己的身份,在英国,她能轻松约见多位前首相;在各地,她总能以"文化交流"的名义参加各种活动。 这种社交能力,连专业的社交达人都要自愧不如。不过,这些所谓的"文化交流",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公益,多少是变相的旅游,恐怕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说起来,安倍昭惠一直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在安倍晋三在世时,她就因为开居酒屋、在社交媒体上活跃而引发过不少争议。 如今丈夫不在了,她似乎更加放飞自我。这种生活方式,要是安倍晋三泉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 日本社会对这位前第一夫人的行为也是议论纷纷。有人觉得,丈夫刚走没多久,她就到处游山玩水,实在有失体统。 也有人认为,逝者已矣,生者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过,用纳税人的钱来支付环球旅行,这确实让人心里不太舒服。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日本。在世界各地,不少政治人物的家属都在利用其特殊身份获取便利。 有的打着公益旗号周游列国,有的借着文化交流之名行个人享乐之实。这种行为,说到底是在透支公众的信任。 安倍昭惠的故事给我们提了个醒:对公众人物的监督不应该只停留在他们在任时,对其离任后或家属的行为也该有适当的约束。毕竟,他们享受的很多便利,都来源于曾经担任的公职。 话说回来,人生确实应该向前看,失去配偶也不意味着就要永远活在阴影里。 但如果能把这份精力和资源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真正投身公益事业,或许更能赢得人们的理解和尊重。 现在的安倍昭惠,似乎选择了一条更注重个人享受的道路。 这当然是她个人的权利,但作为公众人物,她的所作所为难免会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 也许在她看来,这是在延续安倍晋三的政治遗产;但在外人眼里,这更像是一场精心包装的个人旅行秀。 你怎么看待公众人物家属的行为边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