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就是纸老虎,教你一个方法,治疗肺气肿又快又好。 肺气肿其实一点也不可怕,很多朋友用了好几年吸入剂、吃了不少化痰药,还是胸闷咳喘、气短乏力,可一复查,肺功能下降反而没放缓。其实你不知道,调理肺气肿这样做就够了,教你一个方法治疗肺气肿又快又好,这个方法就是让你先化痰湿再补肺气,可能你不到两个疗程就会有明显效果。这是我这些年临床总结的经验。 大家好,我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呼吸科中医王伟。之前接诊过一位中度肺气肿患者张叔叔,今年 65 岁,确诊肺气肿 4 年多。肺功能检查显示 FEV1/FVC 仅 53%,经常感到胸闷得喘不上气,稍微走几步路就气短,最让他痛苦的是,每到秋冬季节受凉,咳喘就会加重,喉咙里总堵着黏稠的痰,咳不净也咽不下,晚上得垫着两个枕头才能勉强入睡。张叔叔面色偏暗,常年感觉嘴里发黏、没胃口,早上起床还总觉得胸口发闷发沉。虽然一直规范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性激素,但肺气肿还是反复急性加重,每年都要住院 1-2 次,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当地医生建议他长期家庭氧疗,可他不想一辈子依赖氧气瓶,就抱着希望来找我调理。 出诊时,我仔细为他诊查,发现他舌质淡胖、舌苔厚腻,舌边还有齿痕,脉象沉滑,这是典型的痰湿阻肺、肺脾两虚证。脾胃虚弱运化差,水湿聚成痰湿,痰湿堵在气道,让呼吸通道变窄,肺气亏虚又没力气推动排痰,气机不畅更会加重胸闷气短。双重问题叠加,肺气肿自然反复难好。《黄帝内经》里说 “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采用先化痰湿、再补肺气的治法,重点化解气道内的痰湿淤堵,补足肺部呼吸动力。给张叔叔开了以二陈汤合玉屏风散加减的方子:用半夏 9g、陈皮 6g、茯苓 15g,化痰祛湿,像给气道清垃圾,把堵着的黏痰散开;加白术 12g,健脾益气,减少痰湿生成的源头;再用黄芪 15g、炙甘草 6g,补肺益气,增强呼吸动力,让肺有劲儿推动呼吸;最后加桔梗 8g、杏仁 10g,宣肺通窍,帮着把化开的痰顺畅排出去。我还特意叮嘱张叔叔,服药期间别吃生冷油腻、甜腻的食物,这些会加重痰湿;每天早上用陈皮、生姜煮水喝,辅助化痰;平时练 10 分钟腹式呼吸,锻炼肺功能,避免受凉诱发咳喘。 张叔叔坚持调理一个疗程后,胸闷咳喘的次数就少了一半,喉咙里的黏痰能咳出来了,晚上垫一个枕头就能睡踏实;坚持两个疗程后,复查肺功能显示 FEV1/FVC 提升到 64%,气短明显缓解,能陪着老伴儿去菜市场买菜,走半小时也不喘;继续巩固调理一个疗程,咳喘基本不发作,秋冬换季也没再急性加重,偶尔受凉只是轻微咳嗽,喝两天温水就能缓解。 不过要说说西医治疗肺气肿的情况,目前西医对轻度肺气肿多建议戒烟避尘、定期观察,本质是等着病情进展;中度的开支气管扩张剂、激素,只能暂时缓解症状,长期用容易出现口干、咽喉不适等副作用;重度的就建议长期氧疗甚至呼吸机辅助,可不少老人耐受不了长期吸氧的不便,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而中医调理正好补上这些短板,不是只盯着咳喘这个表面症状,而是从化痰湿、补肺气入手,先解决脾胃运化问题,减少痰湿生成,再补足肺气、疏通气道,让肺部恢复呼吸顺畅、痰少不堵的状态。《金匮要略》里说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就是这个思路,从根源改善肺脾失衡,比单纯用西药缓解症状更彻底。 为什么这么调呢?肺气肿看似是气道堵了,病根却在痰和虚: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聚而成痰,痰湿壅堵气道,让呼吸通道变窄;肺气亏虚,呼吸动力不足,又没法及时排出痰液,气机不畅更会加重胸闷。双重问题叠加,肺气肿自然反复。我的治疗要诀在于标本兼顾,一方面清除痰湿这些病理产物,另一方面调理肺脾功能这个根本,使气血运行恢复通畅,肺部呼吸自然能够顺畅。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