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李女士在网上认识了男子张某后,旋即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4天后,10月2日,李女士便将价值90万元的黄金交给张某用于“投资”。12天后,李女士计划取现325万元再次交给男友张某“投资”。
当125万元现金已被取出,整齐地码放在柜台上时,警察出现在了李女士面前。10月14日10时40分,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一条线索:太原市小店区李某预计“直流取现”150万元。
经初步核查,太原市范围内同名“李某”的人员多达180人,但除了受害人姓名外,并没有其他有效信息。这给精准确定受害人、拦截资金带来极大难度。
刑侦支队立即启动警银联动机制,向全市上千个银行网点同步下达核查预警指令。同时,持续开展分析研判,下午1时,线索核查在紧张推进中迎来突破,交易时间就在当天16时。此时,距离转账仅剩不到3小时,全市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也都关注着“李某”的大额取现业务。
终于,15时01分,平安银行太原分行营业部工作人员发现了异常:一位名为“李某”的女子在办理125万元大额取现业务时对资金用途表述模糊,神色慌张,高度可疑,与预警信息高度吻合。刑侦支队立即联合小店分局民警火速赶往银行开展见面核查。
民警到达现场时,125万元现金已被取出,整齐地码放在柜台上,正准备交付。看到民警突然出现,李女士更加慌张,面对民警的追问,李某称取款是为了和男友一起投资,并没有被骗。经过民警耐心讲解,李女士终于吐露了实情。
原来,2025年9月28日,李女士在某互联网平台认识了张某,张某自称为现役军人,很快骗取了李女士的信任,两人迅速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随后张某以“内部投资理财”“高回报无风险”为诱饵,诱导李女士下载了涉诈App参与“投资”。
10月2日,李女士已向男友交付了价值90万元的黄金,当天16时准备将取出的125万元送往约定地点交给联系人。
另外,李女士告诉民警,她当天还在中国银行预约了200万元的取现业务,也准备取出后交给指定联系人。民警立即依法要求银行取消了取现业务,避免李女士遭受更大损失。
根据李女士提供的线索,当日16时许,民警将涉诈分子王某成功抓获,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中。
太原警方提醒:
“直流取现”是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一种新的洗钱方式,诈骗分子在远程骗取受害人信任后,不再像过去那样要求受害人进行线上转账,而是绕过银行的反诈监测系统,直接指挥受害人前往银行网点,将账户内的资金以大额取现的方式直接提取现金,然后当面将现金交付给诈骗分子安排在附近等候的所谓“车手”。
这种方式人卡分离、人款分离,隐蔽性更强,资金一旦被取现,追查和追缴的难度将极大增加,一定要提高警惕。
直流取现通常分为三步:诱导取现、伪装身份接触现金、快速转移资金。诈骗分子会以“线上转账会被冻结”“线下更安全”等话术,要求受害人提取现金,随后“车手”伪装成投资顾问等身份,通过快递、网约车等方式接触现金。现金交易全程在监控盲区完成,“车手”收取现金后立即转交洗钱团伙,通过虚拟币平台兑换加密货币后转移。
此外,虚假婚恋交友诱导投资也是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一种财产损失较大的诈骗方式。诈骗分子把自己包装成军人、国企员工等“成功人士”,通过社交平台主动接触目标,在接触过程中嘘寒问暖、分享细节建立信任,甚至伪造“共同未来”,让受害者产生情感依赖,进而以“内部消息、稳赚不赔”为诱饵,引导受害者参与虚假投资,待受害者加大投入后随即卷款消失。
请广大市民务必增强防范意识,认清“直流取现”洗钱手法及“虚假婚恋交友”的诈骗套路,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有问题请及时拨打96110咨询求助。
来源|法治日报
封面|视觉中国(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