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握手后,中国腾出精力与荷兰算账,英媒:中国成了欧洲新教父 美国刚出台“50%穿透性规则”限制对华技术投资,荷兰就迅速跟进,把闻泰科技全资收购的安世半导体给冻结了,不仅停止出口,还撤换了CEO。没想到几天后中美在釜山会谈,美国突然暂缓执行该规则一年,荷兰直接被晾在台上,进退两难。 这边荷兰还没反应过来,闻泰已强硬表态:必须恢复原CEO职务,否则一切免谈。中方这次直截了当,打破以往国际纠纷中惯用的模糊表态,展现出坚决维护企业权益的姿态。 安世被冻结引发连锁反应。欧洲车厂首当其冲——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停产,雷诺、菲亚特急寻替代供应商。全行业近九成车用芯片依赖安世这类企业,基础模拟芯片几乎没有替代来源。2025年德国因缺芯已流失五万就业岗位,建新厂远水难救近火。 而中国早有准备。闻泰旗下的鼎泰匠芯是中国首座12英寸车规晶圆厂,2025年一期已量产。尽管东莞厂受进口晶圆短缺影响,但本土产业链已初步成型。从出售ODM业务到安世系全面掌权,再到推进晶圆封装一体化,中国在基础芯片领域的自主布局不是临时起意。 这场风波表面是商业纠纷,实为地缘政治博弈。荷兰以“技术安全”为由跳过协商直接出手,既损信誉又失人心。政治干预市场往往适得其反,如今欧盟夹在中美间左右为难,连英媒都调侃其“像人格不完整的小孩”。 随着中国出台新一轮出口审查,欧洲98%新能源储备依赖中国进口的现状更令其被动。全球供应链震荡之下,日韩企业也已启动备产和迁移计划。中国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维护贸易秩序,而合作共赢仍是全球化背景下唯一出路。 素材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