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美国媒体:中国将改写全球铁矿格局! 11月4日台媒爆料,一条全新铁路在西非正式投入运营,西芒杜铁矿将在今年实现出口,然而这样的状况也引来外媒的担忧:中国从未拥有过如此程度的海运铁矿定价权! 以前咱们在铁矿上那真是憋了不少气,2024 年一年就进口了 12.37 亿吨铁矿石,花出去的钱折算成人民币得有 7000 多亿,而这其中 66% 都来自澳大利亚,相当于把自家钢铁产业的 “粮袋子” 大半交在了别人手里。 更气人的是,定价权还攥在西方手里,2021 年的时候,铁矿石进口均价直接飙到 179.1 美元 / 吨,咱们得多掏几百亿,可澳大利亚的力拓当年净利润却创下 214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这买卖做得简直憋屈。 而西芒杜铁矿一冒头,直接就把全球铁矿市场的 “老规矩” 给撞出了个窟窿。这座藏在几内亚雨林里的超级矿山,探明储量至少 30 亿吨,平均品位能到 66%-68%,比澳大利亚主流矿山 57% 的品位高出一大截,说是 “矿石界的沙特阿拉伯” 都不夸张。 咱们自己的鞍山铁矿虽然有名,但平均品位才 30% 左右,挖出来还得费劲提纯,西芒杜的矿石几乎能直接进熔炉,光这一点就能让钢铁厂的冶炼成本降一大块。 更关键的是,它每年能稳定输出 1.2 亿吨矿石,这可是中国年进口量的 10%,相当于给钢铁产业安上了个 “稳定器”。 别以为这矿是随便就能拿到的,这背后是 25 年的全球资本博弈大戏。从 1997 年力拓发现它开始,政变、贿赂、国际仲裁就没断过,力拓、淡水河谷这些西方巨头折腾了十几年,铁路港口啥都没建起来,最后还是中国企业出手才搞定。 2019 年 “赢联盟” 拿着 140 亿美元承诺中标北部区块,2023 年中国宝武又入股成了实际控制方,南部区块里中铝和宝武也握着近 40% 的股份,等于整个矿山的核心话语权都攥在了中国手里。 更绝的是咱们的操作模式,不是像西方那样只想着挖矿石,而是搞 “矿业开发 + 航运 + 港口” 全链条包干,烟台港用 94 个航次运了 150 万吨物资,把 650 公里的马西铁路和深水港给建了起来,这效率让西方矿商都傻眼了 —— 他们只懂挖矿,咱们却能给资源国建出一条经济走廊。 这条刚投入运营的铁路,就是打破垄断的关键一步。以前澳大利亚靠着地理近的优势,把铁矿石运到中国只要三周,现在西芒杜的矿石通过新铁路运到港口,再穿越大西洋到中国,虽然路程远了点,但架不住矿石品质高、成本低,而且咱们握有绝对的供应主导权。 2024 年中国从非洲进口的铁矿石占比已经从 5% 升到了 12%,等西芒杜产能拉满,这个比例能冲到 40%,到时候全球铁矿市场就不再是澳矿、巴矿说了算,而是形成 “三足鼎立” 的格局。 澳大利亚已经感受到压力了,过去六周他们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 32% 掉到 26%,必和必拓因为库存积压,利润都下滑了 24%,以前那种坐地起价的日子算是到头了。 最让外媒紧张的定价权,这回是真的要变天了。以前全球铁矿定价看普氏指数,本质上是被西方资本操控,咱们作为最大买家却连话都说不上。 现在不一样了,西芒杜的 1.2 亿吨高品位矿石就是咱们的 “话语权筹码”,潘穆尔利伯勒姆公司的分析师都直言 “中国从未拥有过这般程度的海运铁矿石定价权”。 更妙的是,咱们还在推动用人民币结算,这等于在美元主导的大宗商品交易里撕开了个口子。再加上中国科大刚搞出来的绿氢冶铁技术,从工业废料里都能炼出 71% 品位的铁,等于既手握优质矿源,又有技术兜底,西方想卡脖子都没地方下手。 说到底,西芒杜铁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国运”,而是中国产业实力攒出来的底气。从 2003 年超越日本成为最大进口国,到现在主导全球最大未开发铁矿,这背后是十几家中国企业的协同作战,是基建能力的全球领先,更是对资源格局的精准布局。 以前咱们买矿要看澳巴脸色,看普氏指数脸色,现在轮到咱们定规矩了 —— 毕竟手里握着 66% 品位的 “硬通货”,又有全产业链的掌控力,全球铁矿格局不改写都难。美国媒体的担忧其实没说错,这回中国是真的要在铁矿市场里 “掌控局面”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