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微风]一张反对票都没有。 354票赞成,15票弃权。泰国为泰党就这么选出了新老

[微风]一张反对票都没有。 354票赞成,15票弃权。泰国为泰党就这么选出了新老大。 这哪是团结,这分明是全党的集体焦虑,是溺水前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楚潘·阿蒙维瓦的当选,表面上看是全党一致的拥戴,但背后,却是为泰党在重重压力下,一次典型的“断尾求生”式挣扎。 事情的起因,是佩通坦——他信的小女儿,为泰党曾经的王牌——因宪法法院的一纸裁决,被迫辞去了党首的职务。 这个裁决直指她过去参与一个已解散政党的行为,这在泰国政坛,是打击对手的常规操作。佩通坦的离开,让为泰党瞬间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 作为西那瓦家族的旗帜,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凝聚力和号召力。如今旗帜倒了,整个党派都暴露在风雨之中,他们急需一个能同时安抚城市精英与农村选民的新面孔,来稳住这艘即将倾覆的船。 于是,他们找到了楚潘。这个人选,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他不是西那瓦家族的成员,没有他信或英拉那样的光环,他的履历里没有一丝民粹色彩,反而充满了技术官僚的冷静与专业。 他曾是泰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主席,一个在金融和法律领域备受尊敬的专家。 选择这样一个人来领导一个以草根民粹起家的政党,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战略转向。这等于是在向外界,尤其是向曼谷的精英阶层、商界和军方建制派传递一个信号:看,我们为泰党也可以很“专业”,很“规矩”,我们不再是那个只会搞街头政治和民粹补贴的“麻烦制造者”了。 这步棋,走得险,也走得急。为泰党的根基,在于泰国广大的农村和城市底层民众,他们是西那瓦家族最忠实的支持者。这些人追随的是他信家族的“人情味”和“看得见的实惠”。 现在,党首换成了一个不苟言笑的前金融监管者,他们能接受吗?这就像一个习惯了摇滚乐的乐队,突然换了个古典音乐指挥家,台下的粉丝会不会当场懵掉? 为泰党的高层们当然知道这个风险,但他们别无选择。在生存面前, ideology(意识形态)和粉丝忠诚度都得暂时往后放。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让党“活下去”,而不是赢得一场漂亮的选战。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为泰党当前尴尬的政治地位。在去年的大选后,为泰党为了打破军方及其盟友长达近十年的掌控,做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决定:与曾经的政敌,也就是由军方支持的政党组建联合政府。这个决定让许多支持者感到被背叛,也让为泰党在政府中处处受制。 他们需要向自己的执政盟友证明,自己是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一个随时可能掀桌子的“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 楚潘的当选,就是这份“投名状”。他是一个没有历史包袱、可以被各方接受的人物,他的存在,有助于缓和党内外的紧张关系,为这个脆弱的执政联盟争取一点喘息的空间。 然而,楚潘真的能掌控这艘大船吗?很多人都怀疑,他更像是一个“代理人党首”,一个体面的“门面”。真正的舵手,依然是那个流亡在海外的他信。 楚潘的任务,不是制定党的未来方向,而是执行他信的意志,用他的专业形象,去处理那些棘手的、需要与建制派打交道的事务。 他就像一个职业经理人,被请来打理一个家族企业,企业的所有权和最终决策权,依然牢牢掌握在老板手中。这种“影子内阁”式的运作模式,能否在泰国复杂的政治生态中长久维持,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这场没有反对票的选举,就像一出精心编排的舞台剧,每个演员都清楚自己的台词和动作。它揭示了泰国政治的一个残酷现实:在司法和军方力量的双重压制下,一个曾经充满活力的民粹政党,为了生存,不得不磨平自己的棱角,隐藏自己的锋芒,甚至放弃自己最核心的标签。 这究竟是一种成熟的政治妥协,还是一种无奈的自我阉割?当一个政党为了融入体制而改变自己的基因时,它还是原来的那个它吗? 这盘棋,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复杂,而楚潘的登场,只是这盘大棋局里的新一步。未来,他会带领为泰党走向新生,还是成为历史过渡中的一个注脚?这恐怕连他自己,也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