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帆入职清华?官网查无此人,这事儿到底咋回事 最近传得挺邪乎,说翁帆受聘成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讲师,研究西方建筑史。可记者去官网一查,师资名单里压根没她名,这消息是真的假的? 事儿是从10月底开始传的,说10月28号清华建筑学院官网更新了信息,翁帆正式入职当讲师。消息一出来,不少人都议论开了,毕竟她身上的标签太多,最显眼的就是“杨振宁遗孀”。 可疑惑也跟着来了,11月4号潇湘晨报的记者专门去官网查了,翻遍师资板块也没见翁帆的名字。这就有意思了,说好的入职信息,咋说没就没了?是撤了还是压根没这事儿? 不过翁帆和清华的渊源可不是瞎编的。她2011年就进清华建筑学院读书,一读读到2019年,拿下了建筑学博士学位,算起来也是清华培养出来的“自己人”。 早在2018年,她还跟清华建筑学院的老师合作过,一起翻译了《塞利奥论建筑——第六书至第八书》。这书可不是普通读物,是欧洲16世纪的重要建筑著作,在西方建筑史上地位相当高。 有人说这可能是“非编制岗”的缘故,清华后来也有回应,说讲师岗位有非编制的,得经过院、校两级学术委员会评审,流程跟别人一样,公开透明。这话听着,倒像是有点谱。 网友们的看法分成了两派。一派说肯定是靠关系,不然哪能随便进清华当讲师;另一派反驳,人家有博士学位,还翻译过专业著作,说不定真有这实力,不能光看身份贴标签。 其实翁帆这些年在学术上没闲着。除了那本翻译著作,她还发表过好几篇建筑相关的论文,比如研究英国建筑师索恩的文章,看得出来是真在这个领域下了功夫的。 也有人猜,可能是入职流程还没走完,信息没来得及挂上网;还有人说是不是消息传错了,或许是客座研究员之类的岗位。毕竟现在官网没信息,说啥都还太早。 但不管咋说,一提到翁帆,很多人先想到的还是“杨振宁的妻子”,很少有人关注她的学术经历。这次的消息不管真假,倒让更多人知道了她还有建筑学博士这层身份。 清华要是真聘了她,按学校的说法,肯定得看学术实力。毕竟清华的门槛摆在那儿,就算有光环,没真本事也站不住脚。她整理杨振宁资料的经历,说不定还是个独特优势。 这事儿也透着个理儿,评价一个人不能总盯着她的身份标签。翁帆就算有特殊的人生经历,可她读了八年博士,做了那么多学术工作,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付出,不该被轻易否定。 现在这事儿还没个准信,到底是消息乌龙,还是流程未走完,只能等后续了。但有一点挺明确的,比起纠结她是不是入职清华,不如多看看她在学术上的努力。 最后问问,你觉得翁帆没出现在官网师资名单里,最可能是啥原因?你觉得评价她该看身份还是看学术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