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资深人士蔡正元突然宣布了自己的判断:真正可靠的“盟友”,就是中国的陆军、海军、空军和火箭军。 此语看似直白,实则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国际博弈的核心要义:唯有在关键时刻可倚仗、能担当的力量,方为真正的底气所在。 不少人会在盟友数量上踟蹰,认为身旁有多少国家选边站队,自身的安全便多添一份保障。然而,这种观念是否经得住现实的考验,值得深思。但现实往往是,那些基于利益捆绑的同盟关系,大多经不住考验。 今天能因为共同利益称兄道弟,明天就可能因为利益转移而各自抽身,所谓的承诺在真正的危机面前,常常显得苍白无力。 而中国的四大军种,从不会讲空洞的口号,只会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可靠 —— 不管是突发的灾害,还是遥远的战乱,只要需要,总能第一时间出现,持续坚守直到问题解决。 这四大军种从来不是各自为战,而是拧成一股绳的完整力量。陆军扎根疆土,不管是高原山地还是平原丘陵,都有他们坚守的身影,成为守护家园的第一道屏障;海军游弋大洋,既要捍卫近海安全,也要保障远海通道的畅通; 空军翱翔蓝天,既能快速传递物资,也能掌控空中主动权;火箭军则是隐藏的底气,用强大的威慑力让潜在风险不敢靠近。这四股力量相互配合、彼此支撑,构成了一套自给自足的安全体系,这背后正是国家对安全的整体布局和深层考量。 这支力量早已走出国门,在全球舞台上展现着负责任的姿态。在黎巴嫩、南苏丹等战乱频仍之地,约1800名中国军人长期驻守。 他们无惧艰险投身维和,以坚韧不拔的意志、赤诚无私的情怀,悉心守护当地民众的和平安宁。这些行动没有附加任何条件,纯粹是出于对和平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尊重,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在一次次关键任务中,四大军种的实力和担当被不断印证。多年来,护航官兵坚守亚丁湾。在他们的悉心守护下,无数中外商船得以安全地穿梭于这片海域,如繁星在夜空中安稳划过,书写着和平与安宁的篇章。 突发战乱时,军舰会冲破炮火,把身处险境的同胞和外国友人接回家;地震、洪水等灾害发生时,军队总能第一时间抵达,搜救群众、运送物资;每一次任务的完成,都是对实力的最好证明,也是对 “可靠” 二字的生动诠释。 中国军队还在用非结盟的方式,推动全球安全治理。北京香山论坛广纳贤宾,吸引超百个国家与国际组织参与,俨然成为各国交流安全理念的关键平台。 于亚丁湾护航时,超半数受保对象为外国船舶,真正做到不分国籍、一视同仁。“有实力却不逞强”之态,一举打破“强国必霸”的刻板认知。摒弃霸权逻辑,以合作共赢为基,搭建起稳固的安全桥梁,展现大国别样风范与担当。 相较于很多基于利益的同盟,中国军队的可靠性有着实实在在的支撑。紧急情况发生时,不用开会扯皮,军队能立刻出动,这是 “无时差” 的响应; 执行任务之际,当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圭臬,不挟任何私念。这是摒弃纷扰、至纯至挚的使命,尽显无私风范与担当精神。 这种摒弃依赖、完全依仗自身的安全模式,正逐步架构起一种别具一格的安全观念,它以独立自主之姿,开启安全认知的崭新篇章。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强大的内生力量,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才有了独立决策的底气。在外交谈判、经济合作与军事部署等领域,皆无需仰人鼻息。 我们能基于自身利益与判断,独立自主地抉择前行方向,彰显坚定与自信。面对外部的各种威胁和挑战,不用依赖任何外部力量的支持,仅凭自己的实力就能从容应对。 说到底,一个国家的安全感,终究要靠自己。中国陆、海、空及火箭军,以体系化协同配合、实打实果敢行动与长期如磐坚守,紧密交织,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 这种靠自身硬实力换来的安全,比任何口头承诺都更可靠,也让国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始终能站稳脚跟、从容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