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受访时再次语出惊人:“我真的认为,我的国家——美国,仍然是世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受访时再次语出惊人:“我真的认为,我的国家——美国,仍然是世界的希望,仍然是世界上光辉的典范!”他还强调:“自从我来到美国并于1962年入籍以来,我的身份一直是美国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 这话听着够直白,也够坚定,一点没给外界留琢磨的余地。 ​ 这话乍一听挺震撼,细想却有点矛盾。一个把台积电做成全球芯片代工龙头的人,口口声声说美国是“希望”,可台积电最先进的产能九成以上都在台湾。亚利桑那工厂拖了又拖,成本高、工人缺,连设备都要从台湾运过去。这“典范”到底典范在哪儿? ​ 最近美国又拉着日本、荷兰加码芯片封锁,想卡死高端制程。但看看数据:中国去年进口芯片金额少了15%,自给率却冲到35%。中芯国际的7纳米悄悄量产了,华为麒麟9000s也回归了。封锁墙高了,但别人爬墙的速度更快了。 ​ 张忠谋说美国握紧设计软件和知识产权,可ARM架构已经对华为解禁,欧洲也在搞RISC-V开源芯片。ASML光刻机是厉害,但上海微电子28纳米光刻机都交付了。供应链环环相扣?现在每环都在冒出“替代选项”。 ​ 他提到美国本土制造困难,其实说轻了。台积电美国厂人均成本是台湾两倍,投产日期从2024拖到2025,还惹得工会抗议“抢饭碗”。这哪是典范,分明是贴钱帮美国补短板。反观大陆,合肥长鑫存储三年做到全球第四,中微半导体刻蚀机打进台积电生产线。有时候,逼出来的自力更生比盟友更可靠。 ​ 当然,张忠谋的立场不难理解——1962年入籍,职业生涯全绑在美国技术上。但时代变了:去年全球20座新建晶圆厂,16座在中国。欧盟砸430亿欧元搞芯片法案,韩国三星把最先进产线留在本土。当每个玩家都在囤积自己的筹码,美国主导的旧体系还能撑多久? ​ 说到底,芯片战争没有赢家。但当一位80多岁的老人反复强调“我是美国人”,或许恰恰说明,那个由美国绝对掌控的半导体黄金时代,已经渐行渐远。 ​ 现在看这话,更像是一场告别演出。 ​ 你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