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400万买来了一张白纸,被开发商坑惨,竟是这样的结果? 陈先生兄弟俩怀揣着对未

400万买来了一张白纸,被开发商坑惨,竟是这样的结果? 陈先生兄弟俩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一口气砸下400万在郑东新区蓝宝湖畔晓风楼盘拿下两套“特价房”,首付120多万,贷款80万,手续看似一切顺利,本以为捡了大便宜,万万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天坑。 兄弟俩本来还满心期待着能早日搬进新家,给孩子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顺利上学。结果交房当天,碰到一群人堵在门口。对方声称:“这房子早就抵押给银行了,你们不能住!”听了这话兄弟俩当场傻眼了——房产证还没焐热,就成了“烫手山芋”。 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陈先生找到了售楼部。起初,开发商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今天说手续还在办,明天又说明天一定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一年,网签却始终遥遥无期。陈先生心里的不安愈发强烈。 可面对不停的质问,迫于各方压力相关负责人不得已道出来了缘由,一个惊人的真相浮出水面——他们买的竟然是抵押房!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让兄弟俩瞬间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原来,开发商在销售房屋时,根本没有向陈先生兄弟俩如实告知房屋已被抵押的事实。这个房子之前在银行开发贷的时候,把在建工程抵押给银行了,开发贷现在还差几千万没还,所以抵押的房子比较多。 记者调查发现,涉事楼盘早在2023年就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将整批房源抵押给某地方商业银行。但项目销售并未停止,置业顾问仍以“工抵房、限时优惠”为噱头,在朋友圈、短视频平台大肆推售: “原价260万,现价195万,拎包入住!”,“开发商急售回款,不限购、不限贷!”诱人的广告词背后,关键信息被刻意隐瞒——网签系统里,每套房都标注着鲜红的“已抵押”字样。 更蹊跷的是,销售现场公示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复印件被人为裁掉了“抵押备注”栏;兄弟俩提供的认购合同里,也找不到任何关于抵押的提示条款。 律师指出,根据《民法典》有关规定:抵押房产并非不能卖,抵押期间,抵押人虽然可以转让抵押财产,但必须经抵押权人书面同意,并且买卖时应该及时通知抵押权人,且需明确告知购房者,但并且要如实告知买受人房屋已抵押的情况 。;否则,购房者可主张“欺诈销售”,要求退一赔三。 在这个案例中,开发商明显隐瞒了房屋被抵押的关键信息,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法律上的欺诈。购房者完全可以依法要求撤销合同或解除合同。 目前,涉事开发商负责人已失联,监管账户仅剩不足百万。银行方面回应称,2024年8月曾向开发商下达《停止销售通知书》,但开发商仍私自收取房款。兄弟俩的400万房款中,仅120万进入监管账户,其余280万被转入一家空壳公司,疑似被挪用。 当地住建部门也已启动紧急调查,涉事楼盘被责令暂停销售、冻结网签。对于陈先生兄弟俩来说,他们现在最迫切的需求就是解决问题。如果网签能够顺利办理,那自然皆大欢喜;可如果网签无法实现,他们希望能尽快拿回自己的血汗钱。毕竟,这400多万可是他们两代人的积蓄。“我们两代人的心血都搭进去了,这日子可怎么过啊!”陈先生满脸愁容,声音里满是无奈与绝望。 目前,陈先生已经向郑州市龙子湖街道办事处寻求帮助。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与中原银行协调网签问题。但事情究竟何时能有个定论,仍然是个未知数。 若银行行使抵押权,房子可能被拍卖偿债;若开发商破产,退款需排队等清算;若想继续履约,需先替开发商还清贷款注销抵押,再重新办理按揭——这意味着他们还得再掏200多万。 买房是人生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购房者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和购房经验,在买房时没有仔细核实房屋的产权状况,结果就陷入了各种纠纷之中。在此也提醒广大购房者,在买房前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仔细查看房屋的产权证书,核实房屋是否存在抵押、查封等情况。查清抵押前别急签合同,优先挑大开发商,省得钱房两空!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咨询专业的律师,让他们帮忙把把关。 有网友说:开发商隐瞒太缺德,得联合业主告状。 还有网友说:400万买来的教训,值得所有人警醒! 有网友说:这个中介有很大责任,良心能心安? 业内人士提醒: 1️⃣ 买新房前,务必登录当地“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系统”,核查房源抵押状态; 2️⃣ 合同附件中须加盖银行公章的《抵押权人同意销售证明》,口头承诺一律无效; 3️⃣ 房款必须直接打入监管账户,任何“私人账户”“第三方公司”都是高风险信号。 谁能想到,辛苦攒钱买房,却掉进了“抵押房”的大坑。希望大家都能擦亮双眼,不要让自己的辛苦钱打了水漂。对于陈先生兄弟俩的遭遇,大家怎么看呢?如果你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