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为什么唯独在我们中国,电商彻底干趴了实体店?这么说吧,同样的东西,网上卖300,

为什么唯独在我们中国,电商彻底干趴了实体店?这么说吧,同样的东西,网上卖300,实体店卖800,就问你买谁的?欧美国家的人,有大把时间逛商场,而我国有很多人一天工作超10小时,动不动就是996、白加黑,哪有时间逛实体店? 前几天楼下开了五年的服装店关门了,老板贴了张告示说“线上比价太狠,实在撑不下去”。这事儿搁现在太常见了,小区里以前热闹的商业街,现在一半是快递点,一半在转租。 有人说这是电商太“凶”,可为啥偏偏在中国,电商能把实体店逼到这份上?不是老外不想搞,是他们没咱们这实打实的需求和配套,更没咱们这“不得不选电商”的生活节奏。 最核心的还是价格,咱普通人过日子,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就像大家说的,同款东西网上卖300,实体店卖800,换谁都得犹豫。 我去年买羽绒服,斐乐的一款,线下专柜标价1299,磨了半天店员只肯打九折,结果回家刷直播间,官方旗舰店才卖499,一模一样的吊牌和防伪码,隔天就送到家了。 后来我才知道,实体店这价格真不是黑心,光是市中心那间三十平的铺子,一个月房租就三万多,加上店员工资、装修折旧,一件衣服不卖到成本的三倍根本赚不到钱。 可网上店铺不用房租,仓库能租在郊区,甚至直接从工厂发货,中间省了经销商、代理商好几层加价,自然能卖得便宜。就说卡宾那牌子,中端男装,实体店的利润得有8到15倍,网上直接把中间环节砍了,价格能差一半还多,这谁顶得住啊? 更关键的是,咱们根本没那么多时间逛实体店。欧美那边的人下班早,周末全家逛商场是常态,可咱这边呢?多少人早上七点出门,晚上九点才到家,一天工作超十个小时是常事,996、白加黑听着都让人头疼。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摆着呢,2024年网上零售额比上年涨了7.2%,可实体店才涨1.9%,差了好几倍。我隔壁的程序员小李,三十岁不到,去年一年没进过商场,衣服鞋子全在网上买,他说“下班商场都关门了,周末只想补觉,谁有精力逛啊”。 可能有人会说,国外也有电商啊,咋没这么火?那是他们没咱们这逆天的物流和支付配套。十年前我网购还得等一周,现在早上买的水果,下午就送到家,京东、顺丰的快递员比小区保安还熟。 2024年全国邮政快递业务量涨了21%,这速度全世界都少见。我老家在农村,以前买个家电得去县城,现在天猫超市直接送到家门口,还免费安装。反观欧美,不少地方快递要等一周,偏远点的地方根本不送货,想退换货更是麻烦得要命。 支付就更别说了,现在菜市场大妈都挂着收款码,2024年连60岁以上的老人,网络支付使用率都达到75.4%,光这部分用户就有8.33亿人。可在欧洲不少国家,还在普及信用卡,买杯咖啡都得刷卡签字,哪有咱们扫二维码方便? 实体店自己也有问题,不少老板还抱着老想法,觉得“卖一件赚一件”,不搞服务不搞体验。我之前去实体店买冲锋衣,一件抓绒外套卖1400多,店员态度还冷冰冰的,问两句材质就不耐烦。 后来我在网上搜,同款打五折还送手套,客服秒回消息,不合适七天无理由退换。现在除了买黄金首饰这种需要当面看的,谁还愿意去实体店受气? 当然也有做得好的,比如仓储会员店和便利店,要么靠品质体验,要么靠即时零售,2024年零售额都涨了不少,但这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传统实体店还是没跟上节奏。 说来说去,不是电商非要“干趴”实体店,是咱们的生活方式和市场环境,推着大家不得不选电商。价格便宜、省时间、物流方便,这三点戳中了所有人的需求。 欧美那种慢悠悠的生活节奏,实体店能靠体验留住人,可咱们不行,大家都在拼效率拼时间,电商就是最适配这种节奏的消费方式。 现在街上的实体店越来越少,但快递车越来越多,这不是电商太强势,是市场选出来的结果——谁能替老百姓省时间、省钱,谁就能站稳脚跟。 以后实体店想活下来,就得放下身段搞创新,要么做电商替代不了的体验,要么就干脆线上线下结合,再抱着老一套,真的要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