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菏泽市东明县林业局森林保护站传来消息:监测人员在长兴集乡黑岗村黄河段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的身影,6只优雅的成鸟在湿地浅滩从容觅食、栖息,成为黄河岸边最灵动的生态名片。

据现场监测人员介绍,此次发现的黑鹳体形修长,体羽以黑白二色为主,鲜红的嘴部与腿部在浅滩中格外醒目。它们时而驻足观察水下猎物,时而轻步挪动精准啄食,整套动作舒展优雅。监测人员通过专业设备完整记录下黑鹳的活动影像,经物种特征比对,确认身份无误。这是东明县有监测记录以来首次发现该珍稀鸟类种群。
黑鹳被誉为“鸟中大熊猫”“鸟中君子”,是世界濒危鸟类,对栖息地的水质、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目前全球仅存数千只,中国种群不足1000只,已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出现被视为区域生态健康的“晴雨表”。作为典型的湿地鸟类,黑鹳通常选择清澈浅滩觅食,主要以小鱼、蛙类等小型水生动物为食,此次现身的黄河段湿地恰好为其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东明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黑鹳的首次到访,是对当地黄河生态保护工作的最佳肯定。近年来,东明县持续推进黄河滩区湿地修复、水质提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通过减少人为干扰、改善栖息地环境,让黄河沿岸成为越来越多野生动物的“家园”。

此次黑鹳种群的发现,标志着东明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重要突破。下一步,当地林业部门将加强对该区域的常态化监测,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措施,为包括黑鹳在内的各类野生动物提供更安全的生存空间,让“黄河绿洲”成为更多珍稀物种的栖息乐园。
记者:李焜染编辑:曹梦佳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