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央视新闻都播报了,那么很可能传闻就是真的。钍基熔盐核反应堆,应该就是004采用的反应堆方案。 这话可不是瞎猜,央视播报的背后,是咱们的钍基熔盐堆技术已经从实验室走到了能实际用的地步,而004作为咱们下一代的核动力航母,刚好就需要这样的“心脏”。航母用的反应堆跟陆地上的不一样,得满足一堆“苛刻要求”,而钍基熔盐堆像是为它量身定做的,每一点优势都踩在了航母的需求上。 航母最看重的就是安全问题,这可是头等大事。海上环境复杂,万一反应堆出点岔子,后果不堪设想。以前的传统核反应堆,比如美国福特级用的压水堆,都是高压运行的,就像个随时可能炸的“高压锅”,得靠厚厚的钢板和多重防护才能保证安全,一旦容器破了,放射性物质漏出来就是大灾难。 钍基熔盐堆就不一样了,它是常压运行的,不用扛着高压,从根上就少了爆炸风险。更妙的是它的燃料是液态的氟化钍盐,要是温度太高,这盐会自动流进地下的安全罐里凝固,堆芯根本不会像传统反应堆那样熔毁,就算没人管,也能自己“熄火”,堆芯熔毁的概率只有传统反应堆的万分之一。对常年在海上晃悠的航母来说,这种“不用人盯着也安全”的本事太重要了。 再看燃料这事儿,航母要远洋航行,总不能跑一半回港换燃料,那太耽误事了。传统铀燃料能量密度低,美国福特级航母每25年就得换一次燃料,光换料就得花3年时间,成本还得30亿美元。钍就不一样了,1吨钍产生的能量能顶200吨铀,相当于350万吨煤,给航母装一次料,差不多能用到航母退役,50年都不用换。 而且咱们国家的钍资源特别多,已探明的工业储量有28万吨,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矿里,挖稀土就能顺带挖出钍,等于“买一送一”,根本不用像铀那样依赖进口。航母用这燃料,既不用愁补给,又能摆脱对外国资源的依赖,多踏实。 航母的空间寸土寸金,反应堆要是太占地方,舰载机、弹药、生活设施就得挤着放。钍基熔盐堆搞了模块化设计,把堆芯、燃料泵这些核心设备都集成在一个容器里,体积比传统压水堆小了一半还多,单堆功率却能到300兆瓦。 004要是装两个这样的反应堆,总功率能到600兆瓦,不仅能轻松驱动12万吨的船身,还能省出不少甲板和舱内空间,多装几架舰载机,或者给电磁弹射器、激光武器留足电力。要知道电磁弹射特耗电,传统反应堆得省着用,钍基堆的高温输出能让发电效率提升30%,弹射飞机更有劲,还不担心没电。 更关键的是,这技术咱们已经练得很熟了,不是纸上谈兵。从2011年立项到现在,14年的时间里,科研团队把从材料到设备的核心技术全攻克了。甘肃武威的实验堆早就实现了满功率运行,还完成了世界上首次熔盐堆加钍试验,现在关键设备100%都是国产的,供应链完全自己说了算。航母这种国之重器,绝对不能用没经过验证的技术,既然陆上实验堆都跑顺了,搬到航母上自然水到渠成。 反观传统反应堆的那些毛病,钍基熔盐堆刚好都能解决。比如传统堆需要大量冷却水,万一在远洋上冷却系统出故障,就可能出危险,而钍基堆不用水冷却,完全不怕这个问题。核废料也是个大麻烦,传统铀堆的废料得存几万年才能衰减,钍基堆的废料衰减周期只要300年,还少了一大半,对航母上的船员来说也更安全。 还有成本问题,造航母本来就花钱,能省一点是一点。钍基熔盐堆不用搞铀浓缩,直接从钍矿里提取燃料就行,成本一下降了70%。而且模块化建造能让航母工期缩短不少,美国福特级造了12年,咱们用这技术可能4年就够了,单舰造价能省三分之二,全周期成本比福特级低58%。对国家来说,既好用又省钱的技术,没理由不用。 这么一想,因果关系就特别清楚了:004航母需要安全、省空间、续航久、成本低还技术成熟的反应堆,而咱们的钍基熔盐堆刚好把这些要求全满足了,甚至还超出预期。 央视敢播报,就是因为技术实打实过关了;大家猜004用它,就是因为这堆跟航母简直是“最佳搭档”。不是咱们非要选它,是放眼望去,没有比它更合适的方案了。这就像家里买新车,刚好有一款油耗低、安全好、价格还合适的新车上市,自然就会选它,道理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