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菊香满径,又是一年重阳时。作为中华民族承载敬老、爱老、助老深厚情怀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当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养老金融的时代背景下,更成为金融机构践行适老服务使命、传递金融温度的重要契机。
今年重阳前后,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下辖多家支行(城东、留下、钱江新城、建德、长河)围绕“守护银龄幸福生活”核心,以广场市集、老年公寓、社区邻里、银行厅堂为阵地,将金融知识普及、风险防范提示、智能技术教学与温情陪伴融为一体,用专业与温度为老年群体送上“金秋安康礼”,让敬老传统在金融服务中焕发新的暖意。

便民市集送保障:存款保险与邻里情共融
“以前总听说存款保险,今天听你们讲完,才算真明白——咱们存在中行的钱,有国家制度兜底,放心!”10月29日上午,杭州上城区吴山广场人头攒动,“上城尚礼·走向吴山”大型便民服务市集在这里举行。中国银行杭州市城东支行作为中国银行扎根上城区的管辖支行,积极响应街道及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号召,让市民们在沉浸式体验与互动中感受了来自中行的金融服务温暖。
“您看,《存款保险条例》保障的是所有存款类产品,包括活期、定期,还有大额存单,每家银行50万元以内100%赔付。”支行工作人员拿起折页,用手指着重点条款,逐字逐句为年过七旬的张大伯讲解,“就算遇到极端情况,也有专门机构负责赔付,咱们老百姓的‘钱袋子’安全得很。”张大伯边听边点头,最后还主动拿了几份折页,说要带给小区里的老伙计们看看。一天活动下来,不少老年朋友反馈中行工作人员的细心介绍“听得懂、记得住”,这种“接地气”的宣传比单纯看宣传册更实在。
同日,中国银行建德支行的身影出现在罗桐社区“邻里互助敬重阳,,共建共治促和谐”活动现场。作为社区共建单位,支行工作人员提前到场布置,咨询台上整齐摆放着“金融消费者八项权利”“防范非法集资”等宣传手册。活动中,建德支行副行长陈盈盈走上台,在“真情服务无限,幸福罗桐有约”的幸福墙上贴上“中国银行建德支行”的标志,台下掌声阵阵。“我们社区老人多,最怕遇到诈骗。”社区居民李阿姨说,支行工作人员不仅讲了怎么识别“养老理财陷阱”,还教大家保管好银行卡和身份证,“这些提醒太及时了,就像给我们的晚年生活加了把‘安全锁’。”


老年公寓传暖意:反诈宣讲与文艺欢歌齐飞
“王阿姨,您听听这个——‘阿姨您好,我们是某某养老机构,现在有个‘以房养老’项目,收益能到8%,还送免费体检……’您觉得这话可信吗?”10月25日,中国银行杭州留下支行的工作人员走进聚山缘老年公寓,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茶话会正在休息室里进行。
茶话会开场,支行员工先为老人们送上重阳祝福,随后将“反诈宣传”变成“互动游戏”——用杭州方言模拟骗子常用的电话话术,邀请老人们“现场拆招”。“肯定是假的!哪有这么高的收益?”78岁的王阿姨立刻举手,“上次社区就说过,‘以房养老’骗局会把房子骗走,不能信!”工作人员顺势总结“三不原则”:不轻信高息诱惑、不透露银行卡密码、不向陌生账户转账,老人们听得认真,还不时在笔记本上记要点。
茶话会后,老年大学的艺术家们和社区青年代表为山缘公寓老人们献上了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包括经典老歌联唱、传统戏曲选段、活力四射的舞蹈等,赢得了阵阵掌声,老中青三代同堂竞技,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
留下支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次重阳节主题庆祝活动,不仅让“中行温暖”直抵人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与担当。未来,中行杭州留下支行将继续秉承‘金融为民’初心,坚守‘走进社区、服务社区’的理念,常态化开展适老服务与敬老活动,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用实际行动拉近与社区群众的距离,为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增添更多金融保障和温暖底色。”

社区服务接地气:智能助老与理财指导同行
“小李,你再教我一遍,手机银行怎么查养老金到账情况?”10月27日,中国银行杭州钱江新城支行的“金融服务小分队”走进三里新城桂苑社区,65岁的赵阿姨拿着手机,凑到工作人员小李身边请教。小李蹲下身,点开手机银行“长辈版”界面——字体放大、图标简化,“您看,点这个‘养老金查询’,就能看到每个月的到账金额,还能查明细。”说着,又手把手教赵阿姨用手机缴水电费,“以后不用跑网点,在家就能办,方便吧?”
除了智能技术教学,支行工作人员还针对老年群体关心的理财问题开展“一对一”咨询。“我有10万块养老钱,想存个稳当的产品,该选什么?”居民孙大伯问。理财经理耐心分析:“您可以一部分存定期,保证灵活性;一部分买低风险的养老主题理财,收益比定期高一点,还能兼顾安全。”孙大伯听完豁然开朗:“以前怕理财有风险,听你这么一说,心里有数了,还是大银行的建议靠谱!”
为增强消费者在节假日期间消费时理性消费、合理借贷、防范诈骗等方面的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安全风险,中国银行钱江新城支行工作人员结合中银99银发服务月期间针对老年群体的教育宣传工作,借助重阳佳节,通过倡导科学理财、理性投资的理念,引导老年群体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观,保障他们在幸福晚年中守好“钱袋子”的美好愿景。

厅堂课堂显贴心:细节处见适老真章
“您别急,这个‘视频客服’功能,点一下就能跟真人专员对话,有问题直接说,比打字方便。”在中国银行杭州长河支行的营业厅里,大堂经理正陪着老年客户王奶奶操作手机银行“长辈版”。从绑卡充值到医保电子凭证激活,每一步都放慢语速、反复演示,直到王奶奶能独立操作才放心。
长河支行的“厅堂体验日”是专为老年客户打造的服务项目。考虑到部分老人对智能设备不熟悉,支行不仅优化了手机银行界面,还在网点设置“适老服务岗”,提供老花镜、放大镜、轮椅等便民设施,甚至准备了养生茶。“以前来银行办业务,总怕麻烦别人,现在工作人员比自家孩子还耐心。”王奶奶说,上次她忘带身份证,工作人员教她用手机银行“无卡取款”,“现在我自己能取养老金,不用麻烦孩子跑腿了。”
从广场市集到老年公寓,从社区邻里到银行厅堂,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的重阳服务,从来不是偶然的节日点缀,而是其深耕养老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生动实践:它是存款保险宣传中“听得懂的安心”,是反诈宣讲里“接地气的提醒”,是智能教学时“手把手的耐心”,更是融入日常的“金融为民”初心。
未来,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将继续深化养老金融服务探索,把“助老、惠老、爱老”的理念延伸至服务全链条,以更专业的养老金融产品、更细致的适老服务举措,为银发经济发展注入金融动能,持续绘就老龄友好型社会的温暖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