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一脉七星”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 嘉定新城书写人民城市实景画

转自:中国经济导报

“景秀荟”景德镇红叶国瓷文化馆。

本报记者|缪晓琴

远香湖畔,晨光穿透薄雾,老人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步道,孩童奔跑在阳光洒落的操场上,而远处的玻璃幕墙映照着拔节生长的城市天际线——这是上海嘉定新城的清晨,也是一座人民城市的生动写照。在这里,生活的诗意藏于步道的微风中,教育的温度融于课堂的琅琅书声里,城市的未来则在每一栋拔地而起的塔楼中悄然显现。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一座新城的崛起,不仅关乎空间重构与产业跃迁,更承载着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时代回答。嘉定新城,这座镶嵌于上海西北门户的未来之城,如何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熔铸于街巷肌理、产业脉动与生态底色之中?

作为开发嘉定新城核心区的主导力量,上海嘉定新城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城公司”)坚持以人民城市理念为思想底色,以国企担当为实践路径,努力将这座城市的宏伟蓝图,转化为人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生活实景。在这里,产与城共融,景与人共生,高质量发展与美好生活正同频共振。

当前,嘉定新城建设已进入“全面发力、功能提升”的关键阶段。2025年,新城公司于城市更新中重塑肌理,在产业跃升间激活动能,从民生改善处细描温度,以资产盘活释放发展潜力,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发展答卷。

水脉通衢贯古今产城融合谱新章

“一脉七星”,其名雅致,其意深远。鸟瞰嘉定新城擘画的产城新版图,“一脉”如玉带横亘新城南北,指承载千年文脉的横沥河科创文化水脉;“七星”熠熠生辉,涵盖嘉定新城七大核心功能区块:中央活动区、嘉宝智慧湾、西门历史文化街区、联影小镇、马东产城融合示范区、嘉定科创核与聚能小镇,组成交相辉映的复合型城市肌理。

这一空间架构,绝非简单的地理拼图。它是嘉定区深刻把握“十四五”规划对推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要求,主动融入上海“高水平建设五个新城”总体部署所推出的系统性制度创新。

今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在于摒弃“摊大饼”式外延扩张路径,转向以质量提升、功能优化和可持续性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城市如同有机的生命体,基础设施好比跃动的脉搏。中央活动区聚焦城市核心功能聚合,打造集文化、商务、休闲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新城公司坚持规划先行,完善中央活动区专班机制,推动总图编制、水环境治理、道路建设,厚植城市功能根基。

远香湖畔,保利大剧院与图书馆交相辉映,混知书店、景德镇国瓷文化馆、蜡像馆等文化小品相继开放,市民在此漫步、阅读、体验艺术,充分享受“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公共服务供给。沿河生态栈道蜿蜒如缎带,岸边水草拂绿、香樟成荫,周边居民已经将此作为生活的“日常舞台”。一位市民边拍照边笑着说:“这里就像一座家门口的天然氧吧,周末家人一起踏青已成了习惯。”

同时,嘉宝智慧湾以“未来城市实验室”之姿,探索数字孪生、低碳社区等前沿场景;西门历史文化街区展现历史与现代融合之美;联影小镇突出医疗器械与高端装备产业集聚优势;马东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明晰产城一体协同路径;嘉定科创核彰显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聚能小镇正加速释放新能源产业的澎湃动能。

“‘一脉七星’帮助我们营造更优质的企业生态,全面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发展需求。”一位长期从事产业园区管理的咨询公司负责人评价,除了广阔的空间载体,嘉定新城提供的柔性服务,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扎根当地。

通达,是城市最温柔的公共服务。随着崇寿路、崇文路、崇平路3条道路路段建设稳步推进,秋彤路等储备道路项目有序开展,嘉定新城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为产业发展和市民出行铺就康庄大道。人们可以在清晨跑步后走进一家咖啡馆,午后带孩子去嘉定图书馆聆听科普讲座,黄昏约友人看一场湖畔艺术画廊的快闪展,“即刻启程”已不只是效率指标,而是流动的幸福感。

政策的“大写意”正精准转化为民生的“工笔画”,使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加可感、可知、可及。一位在嘉定新城生活了15年的居民感言:“曾几何时,这里被称为‘睡城’,如今推窗见绿、步行可达学校、商场与图书馆——新城,真的‘活’起来了。”

尤为可贵的是,新城公司的建设实践并未止步于蓝图,而是以“施工队长”的担当,将市民对“宜居”“宜业”的期盼逐一落地:远香湖申报3A级景区,水环境治理试点设计方案以“绣花功夫”织就滨水绿意,进一步提升市民游憩体验;嘉荷新苑架空层改造,细微处见真情;加速盘活砂之船奥莱、广西中旭等资产,释放土地价值……用“制度创新+空间供给+服务闭环”,打造出一片“企业愿意来、留得住、长得大”的创新沃土。

链式集群激活力智造引擎跃升能级

产业是城市的“骨”,骨强则体健。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嘉定新城如何以新质生产力为靶向,推动产业布局从“被动承接”向“主动引领”跃升?

“十四五”期间,嘉定区进一步强化了“汽车新四化”“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三大千亿级产业,同时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和产城融合,打造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如今,嘉定新城的“产”,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厂房林立,而是以创新为核、以生态为基、以未来为导向的“新质生产力森林”。在此,“制造”不再仅是冰冷的生产行为,而是融合温度、精度与深度的创新实践。

作为这片森林的“播种者”与“护林员”,新城公司在嘉定区政府的战略引领下,以远香湖中央活动区“活力谷”项目为载体,构建集研发、生产、配套服务于一体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生态圈。近年来,联影小镇、上海械谷、嘉定国际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综合体、上海医药现代药械创新产业园……一个个高质量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毗邻嘉定图书馆、坐拥远香湖景,“景秀荟”景德镇红叶国瓷文化馆的760平方米空间集展览、体验、定制于一体,2000余件展品生动讲述着中华陶瓷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在这里,传统非遗不仅被看见,更能被触摸、被传承。游客可以亲手尝试拉坯成型制作碗杯器皿,或通过泥条盘筑、手捏技法创作个性摆件。

“选择定居嘉定新城,是看中这里的‘天时地利人和’!”国瓷红叶上海公司总经理孙鹰感慨,远香湖畔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理想沃土——政策有温度,区位有优势,人文有底蕴。“嘉定新城完善的公共服务、便捷交通与优质教育资源,让企业安心经营、员工安居乐业。依托区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密度文化人群,我们的技艺与创意得以遇见更多知音。产品正立足嘉定走向世界。”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开园不到两年,6万平方米的“上海械谷”首发园区内已入驻了瑞金创新中心各研究所、企业联合实验室以及术锐机器人、长三角国智等一批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企业,迅速成为上海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高地。

早一天扎根,就能早一天链接顶尖科研与转化资源。今年6月,山丘可见(上海)生物科技公司仅用半年就完成装修并启用办公区与洁净实验室。从接洽到入驻全程“丝滑”的体验,让这家专注“AI+”生物技术革新癌症治疗的企业在嘉定新城这片沃土上,跑出了生命科技加速度。

“我们第一次来到嘉定新城就被其环境所吸引,入驻后更感到把公司建立在‘械谷’园区非常有前景。”企业行政总监于阗表示,“与瑞金嘉定创新中心做邻居,共享一个平台让业务沟通非常便利;不出园区就能在政务大厅办妥行政事务,流程简洁高效让科创企业运营更加专注。”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的神经末梢也已在嘉定新城触达细微肌理。新城公司携手东土科技,组建合资项目公司科鸿创智,推进鸿道操作系统市场化应用;积极对接软通动力,加快打造长三角信创创新中心。

“科创飞地”机制同样风生水起。今年9月,位于嘉定新城核心区的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二期项目完成竣工备案,进一步推动沪温两地更高水平的产业协同与科技创新,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浙江省温州市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项目总投资约9.5亿元,规划建设4栋科研办公楼与1栋人才公寓,配备多功能报告厅、成果展示中心、GMP车间、专用实验室、餐饮区等配套设施,为企业提供从创新孵化、研发办公到产业服务的一站式支撑,构建覆盖创新全周期的高品质空间载体。

嘉定新城不仅着力宜居环境建设,更聚焦创新要素集聚。今年7月,嘉定区与复旦大学签约共建“复旦大学国际教育和科技创新中心”,卓越工程师学院、空间互联网研究院等4所院校挂牌入驻新地中心。该合作将充分整合复旦大学的科研优势与嘉定区的产业基础,聚焦低空经济、银发经济等战略领域,开展联合攻关,打造“无边界”开放式创新平台。

从“一窗受理”到“一链服务”,从政策上门到专人陪办,柔性服务已成为企业扎根新城的“第一粘合剂”。一位首次来到嘉定新城的德国企业高管在考察后表示:“产业基础好、营商环境优、政策助力强,嘉定新城是全球优质项目的理想落点。”

今年1~6月,嘉定新城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72.6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444.6亿元,同比增长7.5%;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668.7亿元,同比增长4.2%。在F1中国大奖赛、“五五购物节”等拉动下,嘉定新城前6个月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5.2亿元,同比增长11.2%。蓬勃的经济数据背后,是嘉定新城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无限的创新活力。

产城融合润民心生活画卷绘幸福

城市的魅力,最终归于对每一个个体的深情守护。嘉定新城的产城融合理想,始终扎根于“人民城市”理念的广袤土壤——教育、医疗、居住,皆是“幸福”二字的具象表现。

当晨光洒进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嘉定实验学校,孩子们在中药园圃中细数草药形态,在显微镜下观测细胞奇景。今年9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嘉定实验学校新校舍启用。这所由嘉定区政府、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三方共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不仅是嘉定教育“攀高计划”的标杆,更是“医教融合”的创新样本。

校园内设有中药房、百草园、健康膳食实验室,瑞金医院开发的《小学低年段“健康日”科普课程》已覆盖全校。孩子们在这里不仅能探索细胞奥秘,还能亲手绘制《中草药图谱》——教育,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生命的唤醒。

更令人瞩目的是STEMM教育理念的落地——在传统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基础上融入医学,打造跨学科育人新模式。冰壶社团磨炼意志,科创社团点燃创意,文创社团传承文化——这所“有宽度的未来学校”,正培养具有“博爱、博学、博雅”精神的时代新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民生福祉的提升,还体现在国企运营的细节中。当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套升级为年轻人梦想的起点,城市温度便在精准服务中自然流淌。新城公司不仅建设了一批“优质住宅”(如御花园住宅),还注重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配套。

嘉荷新苑的架空层改造,让“冷冰冰的楼房”变成了“有温度的社区”——年轻人在共享办公区敲电脑,老人在休闲区下棋,孩子在游乐区玩耍,其乐融融的场景成为常态。“这里的配套很齐全:楼下有超市、餐厅、健身房,居住体验十分便捷。”一位租客表示,“在这里,既享有大城市的便利,也能感受到独有的温情。”目前,嘉荷新苑的出租率保持在97%以上,正是这种“乐居”感受的最好证明。

从一张规划图到一座幸福城,从一片低效用地到一群总部集群,嘉定新城的跃升之路,生动诠释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也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在超大城市近郊新城建设中的鲜活实践。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嘉定新城不断写就新篇章。这里既有产业之强、科创之光,更见文明之暖、民生之实——这座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城市新标杆,正从蓝图走向现实。

嘉定区委书记肖文高表示,嘉定区将全面对标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重点区块“先行”带动,综合交通“先导”作用和重点产业“先发”优势,加快将嘉定新城打造成为“最现代、最生态、最便利、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的上海新城样板。

(本版图片均由上海嘉定新城发展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