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政治僵局持续 社会陷入“停摆”之痛

随着美国东部时间进入11月5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36天,这也意味着美国联邦政府刷新了历史上“关门”最长35天的纪录。而就在当地时间4日,美国参议院第14次尝试推进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再次失败,这场政治僵局短期内似乎仍旧看不到尽头。

此前,由于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平价医疗法案》的政府补贴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参议院未能在联邦政府资金耗尽前通过临时拨款法案,美国联邦政府自10月1日起进入“停摆”状态。在此后的30多天里,政府“停摆”对于社会民生的冲击日益显现,美国经济也正付出巨大代价。

近日,在美国多地食品救济站和免费食物发放处,民众排起了长队。由于联邦政府“停摆”,美国联邦救济项目“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到10月31日耗尽资金,并自11月1日起停止发放援助,导致大量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受到严重影响。据悉,“补充营养援助计划”覆盖约4200万人,约占全美总人口八分之一,大多数人收入低于美国贫困线。

尽管监管该救济项目的美国农业部日前表示,将动用一笔46.5亿美元的应急资金发放11月的食品救济金,但远不足以覆盖该项目每月所需的80亿美元资金。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多个州近日又发出警告,美国“低收入家庭能源援助项目”资金也恐将因联邦政府“停摆”延迟发放。据悉,这一项目耗资41亿美元,覆盖美国大约590万户家庭。

在教育领域,惠及美国50多个州的学前教育项目“开端计划”,目前失去联邦政府资金支持,一批学前教育机构被迫中断运营。在医疗领域,由于民主、共和两党未能就拨款法案中的政府补贴达成一致,参保新一年度美国《平价医疗法案》医保的美国人,也将面临保费大幅上涨的局面。

与此同时,美国航空业也受到波及。约有1.3万名空中交通管制员和约5万名机场安检人员自联邦政府“停摆”以来被迫无薪工作,导致大量人员请假增多,美国航空业人手紧缺。美国航班跟踪网站数据显示,全美11月2日共有近4300架次航班延误、逾550架次航班被取消。对此,美国副总统万斯日前表示,若“停摆”持续到11月下旬的感恩节,美国航空交通很可能面临巨大混乱。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日前表示,根据联邦政府“停摆”持续时间的长短,预计今年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将下降一至两个百分点。英国广播公司估计,“停摆”每持续一周将给美国GDP造成约150亿美元的损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石培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联邦政府“停摆”暴露了美国政治生态的深层问题,包括党派对抗、制度缺陷和选举驱动的短期主义。其中,党派极化是核心问题。“福利议题被共和党定义为‘为懒惰提供补助’,民主党则强调‘社会公正’,导致政策制定从理性转向身份政治。”在石培培看来,美国政治生态已转向“零和对抗”。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就任后一直主张削减开支、裁减联邦雇员,此次“停摆”正好为其“精简政府”提供契机,民主党则坚持在医保福利议题上不退让,认为此举将获得更多民众支持。舆论普遍认为,双方均将“停摆”当作推进自身政治议程的工具,缺乏化解僵局的动力。

石培培认为,此次“停摆”将留下多重政治后遗症,影响美国治理效能:首先,削弱国会权威与公众信任。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近期发布的民调显示,美国民众对国会的支持率下跌至15%,近八成美国成年人不认可国会工作。其次,共和党内部分裂可能加剧,为2026年中期选举埋下隐患。再者,政客将党派利益置于国家治理之上,导致政策停滞与治理碎片化。“‘停摆’中断奥巴马医疗改革和边境议程,导致季度优先事项推迟,并放大了债务上限危机。长期来看,‘停摆’常态化将加深美国政治的功能失调,助长民粹主义,并削弱其国际信誉。”石培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