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台湾的“经济战”已经打完了!很多人以为,大陆迟迟不动,是忌惮军事干涉。错了!真相是,我们真正忌惮的是统一后的“经济绞杀”。 现在看,这个判断确实有道理。经济底盘稳了,腰杆子才能硬起来。这几年美国折腾来折腾去,贸易战加码,芯片各种卡脖子,结果呢?咱们的出口数据反而蹭蹭往上涨。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品,在全球市场都成了香饽饽。欧洲那边嘴上喊着要减少依赖,可自家的电动车项目好多还得用咱们的电池。这局面,跟几年前比真是翻天覆地。 再说稀土,以前总怕被人家掐住命脉。现在反过来了,咱们的稀土加工技术别人一时半会儿还真替代不了。美国不是没想过自己搞,但成本高得吓人,环保也是个头疼事。最后很多项目还是得回头找咱们合作。这就叫硬实力。 台湾那边的半导体产业,看着风光,可仔细一想,能离开大陆的市场吗?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之一,台积电的客户名单里,大陆企业占了不小的分量。民进党搞什么“非红供应链”,听起来挺唬人,实际就是自己骗自己。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硬要拆开,对谁都没好处。最近不是有消息说,一些台湾科技企业都在悄悄增加大陆这边的投资布局吗?生意人最实在,用脚投票最说明问题。 看看最近的新闻,东盟又成了咱们最大的贸易伙伴。一带一路的合作项目也在稳步推进。这说明什么?世界经济的重心确实在向咱们这边倾斜。以前怕统一后被人经济孤立,现在看,该担心被孤立的是谁还真不好说。 所以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一点没错。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现在咱们的底气确实足多了。回头再看那些动不动就叫嚣军事干预的声音,感觉就像在看老黄历。时代变了,玩法也变了。 接下来是不是该想想,怎么把经济融合的优势,转化成推动统一的实实在在的步骤?两岸老百姓都盼着过好日子,经济上共赢的局面已经摆在这儿了。剩下的路,该怎么走才能让大家都受益?大家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