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从“韭菜”到“老油条”:散户的打怪升级之路

“炒股不如炒粉,至少还能吃饱。”——2年前熊市的某天,我在朋友圈看到别人发的这样一句丧气话。

心酸又心疼,似乎也想到了套利君初入股市的那段经历,不过似乎运气挺不错的,介入时机比别人好一些。

现在回头思考,套利君觉得自己最大的不同点是,对于投资我是主动去学习和了解的,并不是因为炒股炒的的很火爆导致社会舆论出现亢奋才去被动关注投资或者炒股。

最早接触资本市场不是从股市开始的,而是从基金开始的。仅此一项我应该是避开了很多投资新手的坑。在我看来,波动率对于新手而言就是敌人,新手学投资一定要想办法主动给自己降波。

对基金的学习和研究大概持续了半年的时间,如饥似渴的从互联网上学到了很多新知识,那时候的投资资料并不如现在这般普及,但我却似乎非常沉醉其中。

从2010-2013年一直处于佛系定投的状态,确实攒下来不少便宜的筹码,那时候ETF还不太普及,主要还是定投几个基金大厂的主动型管理基金,华夏基金比较多一些。

到了2014-2015整个股市变得非常的活跃,身边聊股市的人特别多,自己定投的那部分基金收益已经非常可观了,不少是翻倍的。所以有少部分资金就进入股市瞎折腾去了,印象中特别深刻的就是,貌似随便买个啥,都能莫名其妙的涨停,也懵懵懂懂的理解股市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涨停,为什么有跌停,做了不少的学习笔记。

后来,要买房子了,所以有一些资金陆陆续续从基金和股市里撤了出来,仅留了少部分。结果5178之后,市场的种种怪相确实让我见了大世面,动不动大盘指数涨停,大盘指数跌停,还有熔断这些,都是经历过的。

再后来,还经历过疫情大盘指数跌停,也经历过924快牛和后面的交易所宕机等等,都感觉是小场面,和5178那些超级名场面没法比,所以见怪不怪了。

还有去年跌到2600多点,绝望的股民居然出现了批量销户现象,那种恐惧心理弥漫了整个投资圈子,我却一直存在着某种莫名的“踏实”,既然市场能经历5178的疯狂,一定还会再次有的,没经历过的人应该是很难相信这种曾经的“传说”。

以至于好长一段时间,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击鼓传花”到底是个什么状态,似乎在A股这里绝迹了。不过最近1年是很多新股民是幸运的,某些行业版块里曾经的状态似乎都陆陆续续都回来了。另外,套利君关注做LOF基金溢价套利的缘故,对于“击鼓传花”其实在很多地方还是见得比较多的。

“击鼓传花”也并非坏事,利用的好就能领悟搞钱秘籍了。

对于A股的理解,也比以前成熟很多了。

今天就把这段“从韭菜到老油条”的进化史打包奉上,全程高能,无鸡汤,全是时间沉淀下来的干货。

新手村:谁还没当过“股市小白”

还记得我第一次开户那会儿,感觉自己像闯进了神秘森林的游客——看啥都新鲜,看啥都不懂。大盘涨跌像坐过山车,公司财报读起来像天书,行业分析更是听得云里雾里。

现在回头想想,那会儿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咱有个优点,就是认准了的事绝不轻言放弃。

既然不懂,那就学呗!

打怪升级:读书破万“卷”

我现在的书架上,投资经典摞得比枕头还高;电脑里存的行业报告,够开个小图书馆。

这感觉,就像突然掌握了游戏的攻略秘籍,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爽!

地图全开:做个投资界的“万事通”

为了不当“井底之蛙”,我下了个狠心——要把A股所有板块近十年的走势都研究个遍。朋友们,这可是个大工程,工作量不亚于把《辞海》抄三遍。

这么做的回报是什么?

现在我能在不同行业之间发现隐藏的联系,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

比如新能源车和智能电网,看似两个赛道,实则互为表里;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一个感冒另一个就打喷嚏。

这种全市场联动的视角,让我的投资决策更加立体多元。

定期回血:别让自己变成“固执的老古董”

投资这行最怕什么?

不是市场暴跌,而是自己钻牛角尖。人一旦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就容易变成“掩耳盗铃”的那位老兄——明明市场在变,自己却假装看不见。

所以我养成了个习惯,定期把自己的投资逻辑拿出来“晒晒太阳”。看看哪些判断被验证了,哪些被打脸了。这个过程刚开始确实有点“伤自尊”,但成长不就是不断发现自己曾经很傻的过程吗?

现在我的投资笔记扉页上就写着:“承认错误不丢人,死要面子才真丢人。”

专属武器:打造你的投资“神装”

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我慢慢搭建起了自己的投资框架。这套系统就像游戏里的专属装备,别人用不顺手,自己用起来却得心应手。

有了这套框架,面对市场波动我不再心慌意乱,反而能淡定地寻找机会;遇到突发新闻,我能快速判断对持仓的影响。这种感觉就像老司机开车,不用刻意去想哪个是油门哪个是刹车,手脚自动到位。

终身修炼:投资是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最后想说,投资真的是一辈子的事。

市场在变,公司在变,技术在变——不学习就会被淘汰。但别把学习想得太苦大仇深,把它当成每天刷朋友圈一样的习惯,日积月累,你会发现自己的认知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

现在的我,每天不读点东西就浑身不舒服。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投资这场游戏里最有趣的环节——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今天学到的哪个知识点,明天就会帮你抓住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

所以朋友们,别把投资想得太神秘。

它就像种地,选好种子(公司),看准时节(周期),耐心培育(持有),该浇水浇水该施肥施肥,剩下的就交给时间,自然而然的就有了收获。

也许我们成不了巴菲特,但通过持续学习,至少能在这个市场里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记住,在投资这条路上,最好的老师是时间,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厉害的武器是持续学习的能力。

共勉!

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