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俄中贸易额下降近10%,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下降55%   俄罗斯驻华大使伊戈尔

俄中贸易额下降近10%,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下降55%   俄罗斯驻华大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向俄罗斯商业新闻网透露,今年前9个月俄中贸易额达1636亿美元,比2024年同期减少9%。他提到了中国海关部门的数据,特别是1-9月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市场的供应量下降了55%。去年,中俄贸易额创下纪录,达到2448亿美元。   这可不是说两国生意做不下去了,而是市场调整、玩法升级和外部干扰造成的结果。   先拿降得最厉害的汽车出口来说,55%的跌幅看着触目惊心,可根子在去年的“特殊情况”——前两年西方车企纷纷撤出俄罗斯,中国车趁机填了空,2023到2024年光是新车就卖了上百万辆,俄罗斯市场里该换车的、想买车的,差不多都出手了,短期需求一下被填满,今年自然就没那么多订单了,莫尔古洛夫大使也说这是市场进入了“饱和阶段”。   更重要的是,中国车企早就不只是“把车运过去卖”了,现在都在俄罗斯扎根建厂,玩法彻底变了。俄罗斯今年3月把进口车报废税从15%提到了20%,但只要在本地建厂,就能减免5%的增值税,谁还愿意花高价运整车过去?   长城在图拉的工厂三期都投产了,一年能造15万辆车,车里65%的零件在当地300公里内就能买到,不用从中国运整车,出口数据自然就降了,但实际在俄罗斯的市占率反而涨了6.2个百分点。就像以前卖现成的包子,现在直接在当地开包子铺,虽然从老家运的包子少了,但生意其实做得更大了。   还有俄罗斯老百姓买车的成本也高了,这也拖累了销量。俄罗斯央行把基准利率提到16%,车贷利率跟着飙到21%,相当于买一辆10万块的车,最后要多付两万多利息,普通人自然得掂量掂量。加上卢布汇率时不时波动,大家手里的钱购买力不稳定,原本计划买车的也可能先等等,需求一缩,出口量肯定受影响。   再说说整体贸易额降9%的事儿,这跟能源价格的关系最大。中俄贸易里,石油、天然气这些能源占了大头,去年国际油价一度涨到90美元一桶,今年却一路回落,布伦特原油均价也就68.5美元左右。这就跟农民卖粮食似的,去年一斤卖两块,今年只卖一块八,就算卖的斤数一样,总收入也会少。   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能源量没怎么降,但价格下来了,贸易额自然跟着缩水。而且中国现在买能源也更“挑”了,不再是有多少要多少,会盯着价格找实惠,议价权比以前高了,这也让能源贸易的金额没那么“好看”了。   西方的制裁也在背后添了麻烦。欧盟今年搞了第19轮对俄制裁,还点了四家中国企业的名,说它们帮俄罗斯做能源生意。虽然中俄贸易99.1%都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不用美元欧元了,但企业怕被牵连,有些油运公司不敢接新单,银行结算也慢了半拍。就像邻居家吵架,本来咱们跟其中一家正常做生意,另一家总来搅和,说再做就给我们使绊子,谁不得小心点?这种顾虑让不少生意没法像以前那样顺畅做,贸易额难免受影响。   另外,俄罗斯能卖给中国的东西有点单一,也限制了贸易增长。除了能源、木材、化肥这些初级产品,俄罗斯在工业品、高端装备上没什么能卖给中国的,相当于咱们买他家的原材料多,但他家买咱们的工业制成品有限,贸易结构不够均衡。去年是因为西方断供,俄罗斯急着买中国的汽车、家电,今年需求平稳了,要是没有新的合作领域补上,贸易额就难再涨上去。   不过也别光看数字降了,其实两国贸易的“质量”在提升。中国车企不只在俄罗斯造车,还帮着建充电网络,江淮甚至把电动车技术卖给俄罗斯本土品牌,收技术授权费,这是以前没做过的生意。能源合作也在往深走,长城和俄油一起建充电桩,以后俄罗斯的电动车跑长途也不怕没电了。这些合作短期内不算在“贸易额”里,但长远看比单纯卖货更扎实。   还有二手车贸易在补位,今年中俄二手车交易额都破8亿美元了,远东地区好多人买中国二手车,新车卖得少了,二手车接上了,整体合作并没断档。就像服装店,新款卖得慢了,但库存的旧款走得快,生意还能维持住。   所以说,不管是汽车出口降55%,还是整体贸易额降9%,都不是两国关系出了问题,更多是市场调整、玩法升级和外部干扰凑到了一起。汽车出口降是因为从“卖整车”变成了“本地造”,贸易额降是因为能源降价和制裁搅局。反而像本币结算普及、技术输出增多这些变化,说明两国合作比以前更实在了。   等能源价格稳住,车企本地化产能完全铺开,这些数字说不定很快就会涨回来,毕竟双方有需求、有基础,只要没人瞎搅和,生意总能慢慢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