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军上将布朗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采访时表示:过去是美苏对峙,现在是美中对峙,而中国远比过去的苏联强大!美中两国许多观念不同,但我认为千万不能开战,这对美中两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是一种灾难,损失代价将堪比二战! 这次采访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 11 月 8 日播出的 “全球安全论坛” 特别节目,布朗上将在节目中与主持人围绕全球战略格局展开对话。 当被问及当前美国面临的主要战略挑战时,他毫不犹豫地将话题引向中美关系,明确表示冷战时期美苏对峙的格局早已过去,如今全球战略博弈的核心是美中对峙,且中国的综合实力远超当年的苏联。 为了支撑这一观点,布朗还列举了具体数据:中国现在每年的国防预算虽低于美国,但在关键领域的投入效率极高,比如高超音速武器研发,中国已先后列装东风 - 17、东风 - 27 等多款型号,而美国同类武器仍处于测试阶段;在海军舰艇数量上,中国海军现役舰艇总数已超过美国,其中驱逐舰和护卫舰的现代化率达到 90% 以上,航母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第三艘航母 “福建舰” 已完成海试,即将正式服役。 除了军事领域,布朗还提到中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影响力更是当年的苏联无法比拟的。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自贸协定,对外贸易总额占全球的 18%,远超苏联鼎盛时期的水平; 在 5G 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科技领域,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不断提升,比如华为的 5G 专利数量占全球 20% 以上,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全球销量已连续多年位居第一。 布朗坦言,这种经济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让中国具备了更强的战略韧性,这是当年依赖资源出口、经济结构单一的苏联所不具备的优势。 在谈到美中关系的未来时,布朗的态度显得格外谨慎。他强调,美中两国在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发展路径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是客观事实,但这些差异绝不能成为引发冲突的理由。 他用 “灾难” 来形容美中开战的后果,认为一旦发生军事冲突,其造成的损失和代价将堪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布朗进一步解释,现代战争的破坏力早已不是二战时期所能比拟的,双方拥有的核武器足以摧毁全球主要城市,而经济领域的相互依存度更高,美中两国每年的贸易额超过 6000 亿美元,相互投资超过 2000 亿美元,一旦开战,全球供应链将彻底断裂,世界经济可能陷入长达十年以上的衰退,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也会随之恶化,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民众。 布朗的这番表态,与美国近期部分政客的强硬言论形成鲜明对比。此前有美国议员呼吁增加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甚至提出要 “军事威慑中国”,而布朗作为美国空军最高指挥官,其观点更能反映美国军方对中美关系的理性认知。 不少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布朗的言论释放出积极信号,说明美国军方内部也意识到与中国开战的风险,希望通过对话协商而非军事对抗来解决分歧。 不过,布朗也明确表示,美国不会因为担心冲突而放弃对中国的 “战略竞争”,未来美国仍将在亚太地区加强与盟友的合作,比如深化美日印澳 “四方安全对话” 机制,向菲律宾、韩国等盟友出售更多先进武器,以维持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他强调,“竞争” 与 “冲突” 有着本质区别,美国的目标是通过竞争保持自身优势,而非引发战争。 目前,中国外交部尚未就布朗的言论作出回应,但国际社会普遍希望美中两国能从全球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加强沟通与对话,避免战略误判,共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毕竟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美中两国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无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