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票赞成,15票弃权。泰国为泰党就这么选出了新老大。 这哪是团结,这分明是全党的集体焦虑,是溺水前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11 月 7 日,泰国为泰党在曼谷总部召开特别代表大会,经过近 5 个小时的投票与计票,最终现任党秘书长素达拉・乍鲁颂披实以 354 票的绝对优势当选新一任党主席,仅有 15 票弃权,没有反对票。 这个看似 “高票通过” 的结果,却没给为泰党带来多少振奋的氛围,反而让外界更清晰地看到这个曾经的执政党如今面临的困境。 要知道,为泰党在 2019 年和 2023 年两次大选里,得票率一次比一次低,2023 年更是没能进入联合政府,只能沦为反对党,这次选举新主席,更像是在困境中试图找到一丝转机的无奈之举。 素达拉能当选,其实早有苗头。这位 67 岁的政坛老将,从 2019 年就开始担任为泰党秘书长,熟悉党内运作,还曾在 2019 年作为为泰党总理候选人参与竞选,虽然最终失利,但积累了不少党内支持。 不过这次选举过程中,为泰党并没有出现多轮竞争的局面,除了素达拉,原本有希望参选的前党主席阿披实・维乍集瓦和党内年轻派代表披塔・林乍伦拉,都在选举前宣布退出,这让素达拉的当选几乎没有悬念。 这种 “无竞争选举” 的情况,在为泰党历史上并不常见,不少党内成员私下透露,不是没人想竞争,而是大家都清楚,现在的为泰党急需 “稳定”,如果出现激烈内斗,只会让情况更糟,所以最终选择支持素达拉,更像是一种 “抱团取暖” 的默契。 为泰党的焦虑,从近两年的政治表现就能看得明明白白。2023 年泰国大选,为泰党虽然获得了 141 个议会席位,排在第二位,但没能与其他政党达成联合执政协议,眼睁睁看着前进党和公民力量党等组成联合政府,自己则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 之后的一年里,为泰党在议会中的影响力不断下降,提出的多项法案都因支持率不足被否决,甚至连一些原本支持为泰党的基层选民,也开始转向其他小党派。 更棘手的是,为泰党一直依赖的 “他信家族” 影响力正在减弱,前总理他信虽然在 2023 年回国,但因之前的司法案件被判刑,无法直接参与政治,而他的女儿贝东丹在 2023 年大选后也逐渐淡出党内核心,这让为泰党失去了重要的 “旗帜性人物”,基层动员能力大不如前。 这次选举新主席,为泰党也试图传递 “改革” 信号。素达拉在当选后发表讲话时提到,未来将重点吸纳年轻党员,推出更贴近民生的政策,比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等,还计划在半年内完成党内机构调整,优化决策流程。 不过这些承诺要落地并不容易,泰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2025 年前三季度 GDP 增长率仅为 2.1%,通货膨胀率维持在 3.5% 左右,普通民众对政党的期待更多集中在 “能解决实际问题” 上,而不是空泛的口号。 而且为泰党现在面临的不仅是外部竞争,还有党内的派系问题,虽然这次选举看似团结,但不同派系在政策主张上的分歧并没有消失,未来在推动改革时很可能会遇到阻力。 外界对素达拉的当选也持观望态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政治系教授蓬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素达拉的优势在于经验丰富、处事稳重,能够暂时稳住为泰党的局面,但她缺乏突破性的政治策略,要想带领为泰党在下次大选中翻盘,难度很大。 还有不少媒体注意到,这次选举的投票率只有 78%,有近五分之一的代表没有参与投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党内部分成员对未来仍有疑虑。 毕竟,对于现在的为泰党来说,选出新主席只是第一步,如何解决选民信任危机、整合党内力量、应对复杂的政治环境,才是真正的考验。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算选出了新领导人,也很难改变 “溺水” 的困境。 目前,为泰党已经开始筹备党内培训活动,计划在 12 月组织新当选的中央委员会成员开展政策研讨,明确未来的工作重点。 不过从泰国当前的政治格局来看,为泰党要想重新崛起,还需要更多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毕竟选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光靠一次高票选举,很难真正挽回颓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