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袖箭”导弹震惊全球,3万元一发重量不足4公斤,仅有黄瓜大小的微型导弹竟能打穿坦克,美军天价武器恐怕要慌了! 从外观上看,“袖箭” 导弹确实够迷你,长度只有 60 厘米左右,直径约 6 厘米,跟一根普通黄瓜差不多大,拿在手里甚至比有些步枪的枪管还轻,重量还不到 4 公斤,一个士兵单手就能轻松携带。 更方便的是,它不需要复杂的发射装置,配套的发射筒重量也才 1.5 公斤,士兵背上两三发出门执行任务,完全不会影响行动灵活性。 这种便携性让它能适应各种作战场景,不管是城市巷战里的近距离突袭,还是山地作战中的单兵伏击,都能派上用场,不像传统反坦克导弹,需要两三个人配合操作,还得携带沉重的发射架,机动性差了一大截。 别看它个头小,威力可一点不含糊。“袖箭” 导弹采用的是串联破甲战斗部,弹头里装的高爆药虽然只有 1.2 公斤,但通过特殊的聚能装药设计,爆炸时能产生高速金属射流,击穿厚度超过 600 毫米的均质钢装甲。 要知道,普通主战坦克的侧面和后部装甲厚度大多在 400 到 500 毫米之间,这意味着 “袖箭” 导弹能轻松打穿坦克的薄弱部位,甚至对一些轻型装甲车能做到 “一击必穿”。 而且它的制导方式也很先进,采用红外成像制导,能自动锁定目标,就算目标在移动,也能精准追踪,命中率超过 95%,有效射程能达到 2000 米,比很多狙击步枪的射程还远,士兵在安全距离外就能发起攻击。 更让人惊讶的是它的成本,一发 “袖箭” 导弹的价格大概在 3 万元人民币左右,这个价格跟国外同类武器比起来,简直是 “白菜价”。比如美军装备的 “标枪” 反坦克导弹,一发就要 17 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超过 120 万元,是 “袖箭” 的 40 倍; 就算是以色列的 “长钉” 微型导弹,一发也要 8 万美元,成本也是 “袖箭” 的 20 多倍。而且 “袖箭” 的维护成本也低,不需要特殊的储存条件,保质期能达到 10 年,日常保养只需要简单检查一下制导系统和电池,不像那些天价导弹,还得专门建恒温恒湿的仓库,定期找专业人员维护,花费不菲。 这种高性价比让 “袖箭” 导弹在实战中能 “放开了用”。传统反坦克导弹因为价格太贵,军队平时训练都舍不得多打,实战中更是得精打细算,不到关键时刻不用。但 “袖箭” 不一样,就算一次任务发射两三发,成本也才几万块,完全承受得起。 而且它的用途还不止打坦克,对付敌方的火力点、装甲车、直升机甚至小型船只都没问题,比如在城市作战中,士兵可以用它摧毁敌方躲在建筑物里的重机枪阵地,不用冒着头冲上去,安全性大大提高。 美军现在装备的那些天价武器,面对 “袖箭” 这样的低成本高效能武器,确实有点 “慌”。比如美军的 M1A2 主战坦克,为了防御反坦克导弹,加装了重型反应装甲,成本一下子上去了,可面对 “袖箭” 这种能精准打击薄弱部位的导弹,防护效果还是有限。 而且美军一直依赖的 “标枪” 导弹,虽然性能不错,但高昂的价格让美军也不敢大规模列装,现在看到中国有了这么便宜又好用的微型导弹,不少美国军事专家都在呼吁,要加快研发同类低成本武器,不然在未来的单兵作战中,可能会处于劣势。 在珠海航展上,“袖箭” 导弹还展示了它的模块化设计,除了单兵携带的发射筒,还能装在无人机上,变成 “巡飞弹”。 一架小型民用无人机就能挂载两发 “袖箭”,飞到目标区域后自主攻击,这种 “无人机 + 微型导弹” 的组合,成本低、灵活性高,特别适合对付分散的小目标。 不少国外客户在看完演示后,都表达了采购意向,毕竟对于很多中小国家来说,花小钱就能提升反坦克和反恐能力,这样的武器谁不想要呢。 目前,“袖箭” 导弹已经完成了各项测试,开始小批量列装我国部分部队,后续还会根据实际使用反馈进行改进,比如增加射程、提升抗干扰能力等。 随着这款导弹的推广,未来单兵作战的模式可能都会发生改变,不再是依赖重武器和大规模装备,而是靠这种小巧、便宜、高效的微型武器,实现 “以小博大” 的作战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