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巴西沉没了,巴西大豆价格攀升至650美元/吨,这让巴西大豆商欣喜不已,他们笃定中国对大豆需求旺盛,此前已敲定800万吨的大豆订单。 可没等几天,等着收钱的巴西商人们就傻眼了——中国这边不仅没按时打款,反而明确说这800万吨订单得先暂停。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好几家大粮商之前都跟农民签了收购合同,就等着中国的货款到账周转,结果这下全卡壳了。 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中国的大豆需求压根没消失,转头48小时内就跟阿根廷敲定了数百万吨订单,人家的到岸价比巴西便宜三四十美元,榨油厂算了笔账,每吨能赚两百块,比买巴西大豆划算多了。 那为啥好好的生意说黄就黄?说白了还是巴西大豆卖得太离谱了。当时650美元一吨的价格,比美国大豆足足贵了66美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咱普通人买菜还知道货比三家,国家采购这么多大豆,更得算经济账啊。 而且这些年中国早就不是只靠巴西一棵“大树”了,除了阿根廷、美国,乌拉圭、巴拉圭这些国家都能供货,算下来进口来源国得有十五个,根本不怕某一家坐地起价。再加上国内榨油的厂子也扛不住了,巴西大豆这么贵,榨完油卖出去反而每吨亏五十块,换谁也不愿做这亏本买卖。 更关键的是,中国还有储备粮能撑三个多月,饲料厂也早有准备,用菜籽粕、棉籽粕代替豆粕喂牲口,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早就降下来了,根本不吃“涨价要挟”这一套。 这一下巴西可就惨了,代价跟着来了。首先遭殃的就是港口,圣保罗港那些原本要发往中国的大豆,堆得跟小山似的,船等着装货,货却发不出去,每天的滞港费就得一百二十万美元,这钱一天天干烧,粮商们急得跳脚。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赶紧下调了全年对华出口预测,从原来的1.1亿吨砍到了9500万吨,少赚的钱得按几十亿美元算。农民更愁,豆子收下来堆在家里卖不出去,之前盼着高价大赚一笔,现在别说赚钱,连本钱都可能收不回,一年的辛苦全白费了。 更有意思的是,巴西想给中国使点绊子,转头就宣布对中国的无纺布发起反倾销调查,说咱的产品卖得太便宜,冲击了他们本土产业。可老百姓都不傻,中国无纺布占全球产量的四成,医疗防护服、纸尿裤这些日用品都得用,巴西自己造不出来这么便宜好用的。 真要是加税,按他们拟定的税率,中国产品可能彻底卖不动,最后还是巴西民众买单,纸尿裤、防护服都得涨价,有巴西网友都吐槽“为了帮豆农出气,要让我们多花钱买尿不湿?”。 最关键的是,这一反倾销反而暴露了他们底气不足——不敢动大豆、铁矿石这些核心出口货,只敢挑无纺布这种小众商品,生怕中国真反击,毕竟巴西每年对华出口一千多亿美元,光大豆就占六成以上,真闹僵了他们损失更大。 现在不少巴西粮商已经悄悄降价了,想把中国订单抢回来,可信任这东西一旦伤了,哪那么容易修复。之前他们觉得中国在巴西修港口、建铁路,就肯定得绑定采购,还以为中国对价格波动没脾气,这才敢漫天要价。结果没想到中国手里的“B计划”早就准备好了,转头就找到更划算的卖家。 其实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互利共赢,巴西大豆品质是不错,这些年中国也确实帮着他们把出口做起来了,可总想靠别人的需求“敲竹杠”,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现在港口的滞港费还在天天涨,无纺布调查闹得民众怨声载道,巴西商人们估计也后悔了——早知道不贪那点短期利润,也不至于落得这个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