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国人所料,中方刚把1200万吨美国大豆的订单递过去,美国就立马翻脸,通告全球要继续针对中国的301调查。 大伙为啥一点都不惊讶?因为这套路美国玩了几十年了,早就看明白了。说白了,301调查就是美国自己定的“霸王条款”,凭着《1974年贸易法》里的规定,想查谁就查谁,说人家贸易不公平,查完还能随便加税、限制进口,完全是按自己的心思来。 就拿上世纪90年代说吧,美国一会儿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得不好,发起301调查要制裁,等中国修订了专利法、加严了执法,它转头又找别的由头再来一遍。2010年更有意思,中国搞新能源产业,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一告状,它立马就用301调查逼咱们取消补贴,真是想找茬随时都有理由。 这些年就更频繁了,2024年刚给中国电动汽车加了一倍的关税,半导体关税也涨了一半,今年5月才延长了调查豁免,10月就又对中国的船收新港口费,翻脸比翻书还快。这次中方下大豆订单,明眼人都知道美国肯定要搞小动作,果不其然,订单刚落地,301调查的通告就来了,这操作跟之前一模一样,哪能让人意外呢? 要说美国为啥非得这么做,首先得看美国国内的情况。美国的农民可太依赖中国市场了,大豆更是他们的命根子,要是中国不买,豆子堆在仓库里烂掉,农民肯定要闹,那些农业州的选票也就没了。所以中国这1200万吨订单一递过去,美国农民开心了,支持率能往上提一提。 但另一方面,美国的那些大公司、强硬派政客又总想从中国捞更多好处,比如在半导体、知识产权这些领域压咱们让步,301调查就是他们的“大棒”。一边给农民喂点甜头儿,一边拿着大棒吓唬中国,两头都落好,这算盘打得全世界都能听见。 而且,美国总觉得中国离了它的大豆不行。咱们确实需要大豆,榨油、喂牲口都得用,每年要进口不少。美国就抓住这点,把大豆订单当诱饵,觉得只要给点甜头,中国就会在其他问题上妥协。 可它忘了,中国早就不是只靠美国一家了,巴西、阿根廷都是咱们的大豆供应国,实在不行还有其他国家顶着。但美国不管这些,仗着自己是大豆出口大国,就想把订单当筹码,订单给了就立马翻脸施压,想着能逼咱们在海事、物流、科技这些领域松口,让他们占便宜。 还有个关键原因,就是美国想维持自己的“老大”地位。这些年中国的造船、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产业发展得快,美国看着眼馋又着急,怕自己的优势被超了。301调查正好能拿来当工具,查中国的海事和物流,就能限制咱们的船舶产业;加征电动汽车和半导体关税,就能卡咱们的科技发展脖子。 它觉得只要把这些领域压住,中国就没法跟它竞争了。而大豆订单呢,不过是让咱们放松警惕的幌子,等咱们真下了单,它立马就露出真面目,接着用调查施压,说白了就是不想让中国顺顺利利发展。 可能有人会问,美国就不怕中国生气不买大豆了?它还真有自己的小算计。一方面,美国农民确实需要中国订单,真闹翻了农民要抗议,所以它先把订单拿到手稳住农民;另一方面,它觉得中国就算生气,短期里也还得进口大豆,不会立马断供,正好趁这个空当用301调查捞点好处。而且它还能对外装样子,说“我都卖大豆给中国了,是中国贸易不公平”,倒打一耙占舆论便宜。 其实咱们早就摸透了它的脾气,知道订单给了也换不来真心,所以早有准备。就像这次美国刚宣布继续调查,咱们交通运输部立马就说了,要对美国的船收特别港务费,你敢施压,我就有反制。以前也是这样,美国加征关税,咱们就对大豆、玉米加税,它搞调查,咱们就去跟巴西签更多订单。美国总以为这套“胡萝卜加大棒”能管用,却忘了咱们早就不吃这一套了。 这么多年下来,美国这套“给订单-搞调查”的循环玩得越来越熟练,国人自然也就见怪不怪了。毕竟谁也不是傻子,一次两次可能上当,次数多了早就看清了它的真面目。 说白了,美国就是想一边赚着中国的钱,一边还想遏制中国的发展,哪有这么好的事?只是它还抱着老套路不放,到头来可能既没捞到更多好处,反而让自己的信誉越来越差,毕竟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总这么翻脸,以后谁还愿意跟它好好打交道呢?
